“早就聽說東莪姑娘貌美如花,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東莪姑娘,以后你就在這里住下了,這里沒人敢欺負你。我和令尊也算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李國棟笑道。
“你們大明,和我們大清不是敵人嗎?你怎么和阿瑪會是老朋友了?”東莪怯生生的問道。
李國棟哈哈大笑:“令尊是我對手,但我也很敬佩他。另外,打仗是男人的事情,你一個小姑娘就和這件事無關。不過怎么說你都是多爾袞的女兒,既然到了大明,我還是給你起個漢名吧,叫什么好呢?”
想了半天,李國棟心里想,既然東莪姓愛新覺羅,按照改漢姓,就應當姓金。她有一半的朝鮮血統,所以給她起了個漢名叫金喜善。
東莪,哦,錯了,應該叫金喜善,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李國棟:“國公爺,阿瑪說你很兇的,奴家怎么看你一點都不兇呢?”
李國棟哈哈大笑:“我這個人就是憐香惜玉,怎么可能對一個那么可愛的小姑娘兇呢?”
多爾袞把女兒托付給了蘇布德,那就是等于給自己了。既然送貨上門,那要是李國棟不笑納的話,也太對不起多爾袞了。
“可以把多鐸從南洋召回了,讓他見見他的侄女吧。”李國棟道。
既然多爾袞之死,內中存在貓膩,那就好辦了,直接給福臨安上一個弒父的罪名,再加上從后金時代開始,建奴對漢人犯下的累累罪行,都給加上去,于是一個七大罪就出爐了。
第一罪,老奴身為大明臣子,卻公然起兵叛亂,此乃第一罪;老奴起兵,奪取遼東土地,屠殺遼東漢人,此乃第二罪;皇太極多次下令后金軍入寇中原,劫掠百姓,此乃第三罪;多爾袞趁著大明內亂,收買吳三桂,進入山海關,奪取京師,此乃第四罪;清軍入寇中原,殺害衍圣公,此乃第五罪;清軍入關后,攻過黃河,意圖南下吞并大明,導致襄陽和兩淮百姓生靈涂炭,此乃第六罪;福臨弒父,雖是繼父,可是不忠不孝,此乃第七罪。
七大罪出爐之后,李國棟修改了奏折,緊鑼密鼓的做討伐大清的準備了。
什么?五年之約還沒到?一些迂腐書生反對出兵?那些讀書人算什么東西?對敵人難道還要守約?就算是守約,可是多爾袞已經死了,當年的五年之約是同多爾袞簽的,多爾袞都死了,這契約自然作廢。
其實當年李國棟派人同大清談判,簽訂這五年之約,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他當時的實力還無法對抗整個天下,只擔心太早伐清,導致自己同大清兩敗俱傷之后,結果被人兔死狗烹。現在他已經不存在這個顧慮了,就借口多爾袞已死,提早出兵,北伐中原。
“楚國公真要北伐了?”張嫣關切的問道。
她心里很清楚,自己同李國棟之間那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也許就快要結束了。一旦李國棟北伐勝利歸來,后面會發生什么事請,想一想都覺得有些害怕。一位手握重兵,權勢滔天的大將軍,在大明幾乎只手遮天了,一旦得勝歸來,難道會老老實實交出兵權?
肯定不可能,只要交出了兵權,那就是滅門九族的下場!可是不交出兵權,難道今后就不是曹操司馬?
就算李國棟自己不肯當曹操司馬,他手下的那一幫人不干啊!會給他來一個黃袍加身。因為李國棟不當皇帝的話,等他一死,手下那一幫人遲早要被皇帝清算了。若是他當上皇帝,手下那一幫人每個都是開國功臣。
李國棟如果當了皇帝,自己該怎么辦?多半是丟在一邊,甚至打入冷宮。以廢太后身份去當個妃子?那怎么可能?自己都已經四十多了,沒幾年就五十了。李國棟會立妃子,也是會立坤興公主。
“楚國公一定要把皇兒安全帶回來啊。”周太后哭著道。
她心里想的當然和張嫣不一樣了,作為一名母親,她只希望兒子能好好活著。周太后非常擔心李國棟北伐成功,結果太子朱慈烺一不小心,就重疾身亡、墜馬身亡、落水身亡,總有一種方式適合他。這種事李國棟自己不干,手下的人都有可能干。
相比起讓朱慈烺回來,不如讓另外兩個皇子回來對李國棟更有利,田貴妃的那兩個孩子,周太后心里十分清楚,從小被自己壓制,性格懦弱不堪,李國棟控制他們比控制朱慈烺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