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
周峰正拿著小說看,版權既然已經到了,那就直接可以著手改編了。
況且,有前世的電影參照,對于劇本周峰倒是不怎么擔心。
不過,同一個劇本,換一個導演拍攝出來,那絕對是不同的樣子,每一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鏡頭語言。
至于周峰,現在其實還沒多大的信心能夠搞定一部電影的拍攝,現在他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先進到某個劇組,學習拍攝。
雖然上了大學,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學習里面理論知識周峰倒是看了不少書。
但是沒有實際操作,周峰也實在是沒有過多的體會。
小說周峰已經看過了好幾遍,不說能夠背下來,但是劇情還是很熟悉的。
放下書,周峰拿起紙筆開始寫劇本。
劇本和小說其實是很不一樣的地方,很多人認為編劇的目的就是講故事,和作者的功能是一樣的。
但是實際上,差距很大。
小說注重的是故事情節,而且很多關于場景的描寫是很模糊的。
可是劇本不一樣,編劇要有很強的場景想象力,沒有一個明確的場景,導演拿到劇本之后,會顯得很迷茫。
劇本,類似于工具一樣的作用。
因為編劇的作品,不僅僅要讓導演看,還要讓演員看,要讓場務看,要讓制片人看,要讓攝影師看,要讓燈光師看,要讓美術師看。
整個劇組的成員都要看劇本,然后從劇本之中得出各個部門在拍攝的時候,他們各自的任務。
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網絡小說改編之后很難看。
那是因為編劇是通過觀看小說,然后得到了一部分想象中的畫面,最后再將畫面寫成了劇本。
但是,搬上銀幕之后,很多觀眾會發現,這和自己看小說的時候,想象的并不一樣啊!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罷了,粗制濫造之類的,也是其中的緣由。
就比如現在。
周峰坐在文工團宿舍里寫劇本,陽光從窗子上照射進來,周峰的筆尖和紙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音。
每個人腦海之中所構建出來的宿舍場景是不一樣的。(要不要寫下來你們腦海之中,這一段的場景?)
原著小說并不長,只是一部短篇小說罷了,總共加起來也不到一萬字。
但是要擴展成一個電影劇本,那可就要廢點時間了。
周峰從中午開始寫,一直到下午五點鐘左右,卻只寫了一點點場景的劇本罷了。
“團長,您來了?”
周峰正準備去吃飯,卻看到了團長,連忙就帶著劇本和小說去了團長辦公室。
“什么事?”
“那個,團長,您看看這個~”
周峰說著,將劇本和小說都放在了老團長面前。
老團長先是拿起了劇本,看了一會,隨后放在了一邊,又拿起了小說看了看。
“電影劇本?你寫的?”
“沒錯~”
周峰連忙點頭,不過老團長卻沒有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