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打出來的井水,肯定不適合飲用,后面在打井師傅的指導下,劉耀祖前后又清洗三遍。直到抽出來的水,再也看不到渾濁,說明井里的水也徹底干凈了。
用自家井水泡了壺茶,劉耀祖發現井水質量也非常不錯。早前打井師傅也說過,他水井下方是沙石地質。抽取出來的地下水,質量還是比較高跟干凈的。
安裝好水管,打開抽水開關,聽著水箱傳來的進水聲,劉耀祖也很高興道:“等天涼了,應該不用燒水洗澡。只要到了冬天,水箱怕是很容易被凍住啊!”
北方冬天都比較冷,有時也會發生水管凍裂的情況。考慮到這一點,戶外水管劉耀祖用的都是鍍鋅鋼管,外面還能包裹防凍軟套,確保冬天正常用水。
總的來說,該考慮到的問題,劉耀祖也會盡早做好防護措施。正要碰上極端惡劣天氣,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實在不行,到時也只能重新挑水生活了。
等到廚房也變得煥然一新,打算挑個好日子請客的劉耀祖,還是用剛灶好的柴火灶做了一頓飯。在他看來,柴火灶的火力,確實比燃氣灶更好用。
但論方便程度的話,自然還是燃氣灶更好用。這也意味著,除非家里來客人,又或者做什么大菜。要不然的話,用柴火灶花費的時間,確實要比燃氣灶更長。
只是不能否認的是,柴火灶燒出來的菜,似乎真要比燃氣灶好吃一點。自我分析一番后,劉耀祖也感慨道:“有個柴火灶也方便,反正啥時想用就用,也沒啥!”
有了柴火灶,之前那些拆下來的廢舊木料,也算有了用武之地。除此之外,從自家松林那邊砍伐來的雜木,有不少都被砍成柴火,全部堆積到廚房屋檐下。
看著這些擺放整齊的柴火,劉耀祖也很高興道:“就我自己燒的話,這一面墻的柴火,估計夠燒一兩年了。現在這廚房,看起來總算有點農家廚房的樣子了。”
去過其它村民家的劉耀祖,都能清楚看到村民家的廚房旁邊,無一例外都堆了大量柴火。尤其進入深秋時節,很多村民都會專程進山砍柴,儲存更多來年用的柴火。
有些村民家積攢的柴火,甚至還專門搭了一間柴火棚。需要用的時候,柴火都從棚里拿。家里積攢的柴火越多,說明這家人日子過的越紅火嘛!
忙完廚房這攤子事,確認現在這間廚房,就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劉耀祖做飯燒菜也開始轉移陣地。之前用來臨時充當廚房的房間,也被重新清理規劃了一番。
看到已經完成硬化的水泥地面,劉耀祖特意請劉忠過來看一下,確認沒什么問題,他又將房間里里外外打掃清理一遍,再將搬走的家俱重新搬回來。
有些清理出來的老物件,也被單獨堆放在一個房間保存。剩余空出來的房間,劉耀祖也做了幾張木床,打算將其做為客房,往后招待到訪的朋友居住。
看著終于收拾利索的老宅,跟剛回來時完全大變樣,劉耀祖也打算找八叔劉守義聊一下,請村里人吃飯的事。早點請完這頓飯,他也能早安心。
吃了這頓飯,相信村里人都應該明白,他從帝都遷回老家,并非心血來潮,而是真心實意打算回村里住。這樣一來村里人對他,不會再把他當一個外人或過客來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