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對秀晴的欣賞敬佩也漸漸化作了一種忠誠。
這邊秀晴見了里正,里正對她也是分外客氣。
雙河村原本只是南邊有些人氣,可是最近北邊也漸漸熱鬧起來。
全是托了秀晴的福,十幾畝荒地開出來能給村中多繳不少稅糧。佃戶們有了地可種,家中便有了余糧余財,不必擔心他們受窮之后作惡或者成為流民。
這些都讓劉里正臉上十分有光。
劉里正:“秀晴,難得見你回村一趟啊。”
秀晴:“又有事來叨擾您老人家,您可別嫌我煩就好。”
劉里正:“哪里的話,現在你的事是村子里的大事,你只管提。”
秀晴見里正對自己客氣,并不托大依然保持著晚輩的謙遜道。
“那我就直說啦。一來還是買地的事,二來嘛,想請您在村子里尋幾個得力的雇工去北邊作坊做事。”
請人的事讓里正來做最是合適不過,秀晴心里盤算了一遭。
首先,里正本地有威望,他要請人村民肯定放心。而且有里正壓著,村民也不敢給作坊里添什么亂子。
其次,里正出面,作坊一事就有了公私摻半的性質。這段日子北邊鋪路修橋開荒日子越過越好,誰都想沾上點好處,這個時候讓大家參與進來,雙河村的人心就齊了。
最后,北邊日子紅火,給北邊的作坊雇人,這是件長臉的事。讓給里正去做,他得了村民奉承也好,好處也罷,終歸最后是欠了份人情的。
“哈哈哈,沒想到秀晴這么快又要買地了,好說好說。”
劉里正巴不得秀晴雇人把北邊的土坡子都墾出來才好。
“這雇工又是怎么個說法?”
秀晴:“想必您老應該聽說了我開了間醬鋪子的事,作坊里做的就是這個。原先有人給我介紹了兩家人便沒勞動村里的街坊四鄰,最近作坊里忙不過來,便想著在村子里請幾個老實厚道的去作坊里做事。工錢嘛,每月一貫。”
里正前頭聽著挺興味,最后秀晴說起工錢,頓時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每月一貫?!”
“嗯。“
時下村子里除了種地沒有別的收入可言。男人偶爾去城中做短工,女人織了布換銀子,一個月最多不過賺個二三百文錢罷了。就連里正家,除了比別人多幾畝肥田現銀也是不多的。
所以說這是個長臉的差事。
劉里正坐也不坐了,揣著手在屋里走來走去,半晌帶著秀晴出了門。
“走走走,去看地,北邊那里你看中哪塊只要沒人種都拿去。”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