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今日怎地不在書院?”秀晴早就想問了。
袁甫駕著車,穩穩坐在前頭。
“過幾日便是縣試,先回來看看。”
雖是意簡言賅,但細一想便知袁甫這是又為張節用上心了,否則一個小小的縣試與他何干。
秀晴明了,然而這份恩情也不單單是一個謝字就回報得了的。
“聽阿節說起,袁先生要認他作義子?”
今天見了人,秀晴索性提起來。
“嗯。”袁甫聞言偏頭看了身后一眼。“你不愿意嗎?”
哪有不愿的呢,只是想不明白而已。
“可是袁先生為什么要這么做?”
為了你呀...袁甫心中呵呵笑道。
“張節天資聰穎,日后必有一番作為。”說著又輕笑道。“不過看你的樣子,也不仰賴他就是了。”
“我卻想把他帶在身邊,又憐他沒有生身父親便動了這個念頭。”
“你覺得如何?”袁甫低低的聲音里帶了一絲自己也未覺察的期盼。
秀晴聽到袁甫這么說很感動。張節能遇到這位一位先生愿意將他帶在身邊,還要收作義子。這樣的好運真真是可遇不可求。
“以前只以為獨自帶大張節便好,等到他大些才知道有些東西是我教不會的。袁先生愿如父親一般教導他,我自是求都求不來。”
“嗯。”那便好...袁甫心情一下舒泰得很。
驢車慢慢駛進了雙河村。
袁甫雖然聽曹林跟他說了不少,但人還是第一次來。
秀晴絮絮地跟他說起這雙河村。
南邊地平人多,北邊地陡人少。
秀晴的作坊就在北邊的河溪附近。
袁甫看著不同于一路行來農田里零星坐落的小屋子,北溪兩岸分別用白墻灰瓦圍了兩座大院子。北邊是秀晴的作坊,南邊是雇工的雜院。
難怪...袁甫看著秀晴如今的‘家業’,同她孤身一人開面攤時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一下午,袁甫和秀晴二人將雙河村轉了個遍,直到日落西山才返程回去。
兩人商議先從附近的路府開始,袁甫一面聯系人,秀晴一面擴大作坊的產出。
往雙河村一連跑了幾日之后,張節回來了。
第二日是縣試的日子。
張節如往常一樣起床洗漱,更衣吃飯,還安慰略有些緊張的秀晴。
“娘,晚上做些好吃的,這一考就是一天可要把人給累壞了。”
秀晴笑他,將他一路送進考場便琢磨起晚上的飯菜來。
最近幾日不在,面館都虧了張大娘她們費力張羅,秀晴也想一并讓大家都吃頓好的。
正好,秀晴也饞了好久記憶里另一個“她”最愛吃的那道菜。魚香肉絲。
忙活了一下午,等準備得差不多了,秀晴去考場接張節回來。
等張節從考場走出來,面上看不出悲喜,只精神有些委頓。
“考得如何?”秀晴上前問道。
張節提溜著考籃緩緩道,“還成,就是又累又餓...”
考得如何又如何,還能重新回去考不成。秀晴想著按下心思。
“走,娘今天做了一桌子菜,好好犒勞犒勞你這個小考生。”
“嗯。”張節仿佛又有了力氣,抬起頭露出個笑。
回到葫蘆巷,秀晴抄起衣袖,馬不停蹄地炒起菜來。
魚香肉絲、口水雞、酸菜魚、紅燜豬蹄、干煸土豆絲、素炒青菜,還有一大盆蘿卜牛肉湯。
幾個小的伸長了脖子終于等到菜都上齊,一個個吞著口水眼巴巴等秀晴和張大娘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