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明末的硬通貨,不對,準確的來說是雞蛋是硬通貨,而母雞是硬通貨的生產者,受歡迎程度遠高于雞蛋,而在這個年代誰家要是有一只母雞,那就是家里不可或缺的財產,其家庭地位甚至遠高于自家孩子。
在這時候農婦眼里,家里的皮猴子餓一頓不打緊,可是母雞一頓也不能餓了,餓了就不下蛋啊。
“好了,嬸子,您別送了,沒事,真沒事,我這當晚輩的孝敬孝敬您二老應該的,走了,走了。”
李朝生被二嬸子送到了大門口,二嬸子嘴里滿是感謝的話,那親切勁仿佛親兒子一般,當然了親兒子可能還沒這么親呢。
直到把李朝生送走,二嬸子臉上還滿是笑容,這孩子真好。
二嬸子想著這時進屋,看著在院子里溜達的母雞,二嬸子臉上浮現出笑容,緊跟著把雞抱了起來,抱回家放著,別讓人把雞偷走了。
進屋就見自家老頭子直勾勾的盯著炕上的綢緞衣服,嘴角裂的都看到后槽牙了,開心啊,簡直比看到美女都開心呢,二嬸子這時抱著雞道:“還看呢。”
“啊,看呢,朝生侄走了?”
“走了,我說老頭子這朝生侄真不錯,又給咱們家送了只雞,我跟你說,朝生侄是從海外回來的,肯定會在族里搞一些新玩意兒,到時候你們這些老家伙可不許跟人犯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咱們要多支持。”
二嬸子撫摸著母雞身上的毛說道,聽了這話老頭子笑道:“那還用說,我們老幾個都商量好了,朝生侄不論做什么,我們都全力支持,朝生侄是有大本事的,見識也不是咱們能夠比擬的,咱們都快吃不上飯了,人家搞點新玩意兒,咱們還攔著,不有病嗎?你還真當我們老哥幾個傻啊。”
聽了這話二嬸子道:“行了,行了,別看你那寶貝衣服了,收拾收拾睡覺了。”
老頭子聽了這話道:“別,你先別睡,先幫我把衣服的胳膊肘,膝蓋縫上補丁。”
老頭對二嬸子說道,聽了這話二嬸子道:“你個老不死的,這么好的衣服你還準備天天穿怎么了,逢年過節穿一下就行了,縫什么補丁啊,縫上補丁這衣服不糟蹋了嗎。”
二嬸子說著,老頭想了想道:“說的也是,來老伴幫我一下,我穿一下看看。”
“你個老不死的大半夜穿什么新衣服,真能折騰人。”
二嬸子不情不愿的把老母雞放下,剛準備拿衣服,老頭急了:“你先去洗個手,這衣服絲綢面,金貴著呢。”
……
李朝生與李朝龍跑了半個村子把雞給各家族老送去,得到了所有族老的家眷擁護,這時看李朝生就兩個字順眼。
做完這些李朝生幫李朝龍把剩下幾只母雞拿回家,李朝生還順手拿了一包聚芳齋做的桂花糕,李朝生吃了一塊,非常好吃,有一股原始的芳香味道,不是現代工藝能做出來的。
到了家里,嫂子還沒睡呢,把母雞放下,嫂子與大伯母出來了,兩個人一看這么多母雞,頓時愣住了,這時李朝生笑道:“大娘,嫂子,你們還沒睡呢。”
“啊,沒睡,朝生你這是?”
大娘指了指地上的幾只母雞,李朝生道:“哦,今個上了趟縣城,看這雞不錯,就給大娘你們買幾只,大娘您身子弱,雞蛋要多吃,過幾天我看看縣城有沒有什么補品再給您買點。”
“你這孩子,花那么些冤枉錢干什么啊,我這都五十歲的人了,還有幾年的活頭,吃這雞蛋都白瞎了。”
“娘。”
李朝龍聽了這話不樂意聽了,老太太看了一眼李朝龍不說話,這大兒子孝順啊。
“爹,您回來了?”
就在這時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從門里走出來,看年紀應該八九歲的樣子,比李朝豚還大,這時李朝龍寵溺的摸了摸孩子的腦袋道:“還不見過你朝生叔。”
“朝生叔。”
孩子對李朝生叫了一聲,李朝生這時摸了摸孩子的腦袋道:“你就是德宗吧,長得真可愛,來叔叔給你一塊桂花糕。”
李朝生從紙包里拿出一塊桂花糕遞給李德宗,小孩抬頭看了看李朝龍,李朝龍笑道:“叔兒給的,吃吧。”
聽了這話李德宗才接過李朝生遞給他的桂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