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老道聽了這話:“我也是這么想的。”
五伙人馬想到一起了,不得不說這些土匪頭子都是聰明人,要不是聰明人也干不出賣隊友,自己韜光養晦的事情,不過他們把李朝生想簡單了。
李朝生今天看了悔過軍的整編,可惜結果略微失望。
本來尋思加上俘虜悔過軍能有七百人的隊伍,不過經過層層篩選,最后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至于篩選下來的二百人,其中四十人政審不過關,過于頑固,所以直接喀喳給剁了,殺雞儆猴了。
然后剩下一百多人全都是老弱病殘,誰說土匪都是膀大腰圓,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形象,這些土匪里面也有五六十歲的老頭,或者面黃肌瘦,體弱多病的的普通弱雞。
還有一些是打仗打的太猛,胳膊腿被打斷了,砍掉了,成了殘疾了,因此除去這些人,悔過軍這次擴編一共才吸收了三百人,組成了五百人的隊伍。
不過那一百多人也都沒閑著,留一些打雜的,做飯的,看倉庫的,剩余的全部一人發一柄鋤頭,給老子開荒去。
清峪的大葫蘆肚里有很多肥沃的土地,不過都荒著呢,這看著怪心疼的,于是李朝生就吩咐所有這些不參加戰斗任務的老弱病殘開荒種地。
不過光靠他們恐怕不行,這清峪所有土地加起來,恐怕能有上千畝之多,而且都是不用上稅,畢竟那個官差不要命了敢來土匪山寨里收稅。
你別說土匪山寨了,現在的官差去大戶人家收稅的小心翼翼的,沒辦法現在的大戶人家都連著天呢,誰知道這些大戶人家背后是哪尊大神,所以收稅時候,大戶人家的稅收,那是大戶人家報多少算多少。
而大戶人家一般怎么報呢?
這就很簡單了,我爺爺的時候一年交兩千畝地的稅,到我爸爸這輩就交一千八百畝,到了我這輩就是一千五百畝,怎么會縮水呢?
那就是佃戶不夠,田地荒蕪,沒人種了,或者家里考中了秀才,舉人免了多少田地稅收。
而實際情況呢?
我爺爺那輩兩千畝地,到了我爸爸這輩,靠土地兼并,或者開荒增到了兩千三百畝,到了我這輩子就是兩千五百畝。
所以國家的稅收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直到國庫徹底空了,而大家族呢,那是越來越肥,越來越肥。
老百姓呢,那是越來越慘,越來越慘,本來我們家還有兩畝地的,每年辛勤一點,勉強家里能混個溫飽,可是賊老天一生氣,讓家里來個大災大難,那就只能賣田給地主,而地主就越來越肥,然后官商勾結想辦法昧下這土地。
而當縣官的,那一個個除了摟錢啥也不干,至于重新丈量土地,那是瘋了,至于他們怎么報稅,很簡單,拿去年的賬簿抄錄一份,然后在適當減點,報上去就完了,自己還能跟著賺點錢花花。
至于上官對此也是門清,不過也沒人管,這都是約定俗成了,于是一級一級的上報,到了皇上那里,就成如今局面,不可謂不凄慘啊。
而明朝主要的交稅主體就是王老財這樣沒有太大背景的地主老財了,他們的土地可沒人罩著,因此都會足額的征收,還有一些自由農,就是家里還有幾畝田地,自己耕種,這樣的稅收也不能少。
當然這也不是不能通融的,比如你找到縣老爺,本來你有一千畝地,找到縣老爺給縣老爺塞點錢,縣老爺按照八百畝收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不管官怎么收稅,肯定不敢跑到清峪來收稅就是了,因為你敢來收稅,清峪的土匪就敢收了你的命,想一想是不是還是命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