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生說著,谷子直接把牢門打開,李朝生道:“去給他找個單間,順便讓伙房燒水,讓他洗個澡,拿身干凈衣服給他。”
“是。”
谷子說著去忙活了,清風對李朝生點點頭,離去,李朝生看著清風感覺這是個人才啊,會看天象,移動天氣預報觀測器,而且還懂得水利方面的知識,未來有大用。
清風說得好,陜西未來可能導致餓死人的主要就是洪災與干旱,洪災修建水渠水庫,可以把水堵在水庫里,而且遇到干旱的時候,開水庫放水也能救活很多苗子,活很多人。
這些當官的是真該死,水渠水庫這種利器都全都棄之不用,哎,就是撈錢啊。
而想要治理好一個地方,水庫,水渠很重要,尤其是水庫,新中國成立之初,也是大修水庫,現在很多大型水庫還都是那時候建的呢。
可見想要風調雨順不容易,可是修建水庫蓄水,卻是一個不二之選。
李朝生一直在積極的發展這個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從現代世界往這個世界運送物資,因為那會讓這個世界停滯不前,自己要是這么做跟那些短視的士大夫有什么區別。
想要讓明末這個世界強大起來,自己就要盡量的開發本土勢力,是,一個藍田縣自己努努力可能從現實世界搞到足夠多的糧食,度過難關,可是整個西安府呢,整個陜西呢?以后還是山西,河南,這都幾百萬,上千萬人口了,我都靠從運糧解決?
這現實嗎?
明顯不現實,第一錢包撐不住啊。
藍田縣二十萬人,就算外地饑民不進來吧,就二十萬人,一人一天一斤米,一斤米按照一塊錢來算,一天自己就要掏出二十萬買糧食,一個月六百萬,一年七千二百萬,自己能抗幾年?
要知道今年細算起來只能算是開胃小菜,來年才是席卷陜西的大災難,而且會持續很多年。
這還是一個藍田縣,要是外來流民全部涌進藍田縣呢?
這是一筆多大的窟窿啊?李朝生覺得自己填不死。
第二就算李朝生毀家為百姓,買糧食,那七千二百萬的糧食,那就是七萬兩千噸,李朝生用傳送門運輸,一天運送一百噸,那也得七百二十天,兩年時間,啥也不干,才能把這些糧食運過去,還只是藍田人一年的口糧。
這純粹是想累死李朝生,門就那么大,每天運輸是定量的,你讓李朝生啥也不干,運兩年的糧食,這不純粹腦抽筋嗎?
所以遠水解不了近渴,指望現代糧食過來救急行,作為一個常規口糧,對不起,李朝生辦不到啊。
而且還有很多問題沒考慮呢,比如突然購買這么多糧食有關部門不會懷疑嗎?
需不需要相關的審批手續,這些不得不考慮啊。
因此想要救人,只能靠藍田老百姓自己,自己也只能救救跟自己有關的人。有道是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看電視劇,那皇帝每天吃好喝好,無所事事,不是看跳舞,就是打獵,游玩,一天跟個閑人似的,可是真正的明君,那都是勞模,雖然不喜歡滿清,但是雍正這個皇帝不得不說,是個勞模啊。
咱們對事不對人,就看一下雍正勤勞的態度,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年只休息三天,分別是冬至,除夕,和他自己的生日。
除了這三天一年三百六十二天無休,并且每天晚上十點睡覺,凌晨四點起床,十三年批閱奏折兩萬多件,而且每一份都朱批,有的甚至能寫上千字,當然也有寫少的,平均下來按照一百字,他這十三年也寫了二百多萬字。
都夠一本網絡小說的量了,要知道這可是用毛筆寫的,而且還不能寫的太草,這難度絕對比作者們用電腦打二百萬字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