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澤在五班停留的時間并不長,該要的素材都在張干事給的團報上,谷雨澤只是實地確認一下,順便拍了些照片。
五班的歡迎儀式可以說是簡單至極,跟著就是何紅濤當眾宣布李源就任五班副班長的消息。
中午大家在五班吃了頓手搟面,這次五班之行就算是結束了。
李源正式成為了五班的一員,在送大家離開的時候單獨將張干事拉到了一旁:“師兄,我在你枕頭下面留了個作品,你回去看看能發表不。”
“師弟,你又出作品了?”
張干事吃驚地問。
這距離《一支鋼槍》發表才多長時間,李源就又出了新的作品,絕對的高產作家呀。
要是質量能達到《一支鋼槍》的標準,那就更不得了,李源的名氣將會如日中天。
李源笑呵呵地說:“是首詩,我心里沒底,希望師兄幫我把把關。”
“詩呀。”
張干事有點小失望,他倒是希望李源能再寫首歌出來,
“什么內容。”
李源:“師兄還是回去自己看吧。
能發表就發表,不能就算了。”
張干事見李源連內容都不敢當面跟自己說,心里對這首詩就更沒期待感,想著應該是現在流行的打油詩。
“行,我回頭看看。
沒大毛病的話我可以保證在團報上發表,至于軍報上能不能見到我就不敢說了。”
李源:“沒關系,我先謝謝師兄了。”
張干事:“咱師兄弟之間說謝就見外了。
行了,我先走了,有什么事你就給我打電話。”
“哎。”
李源送張干事上了車。
做為一名稱職的文化搬運工,李源這次選的詩是前世網文界常常借用的詩,對它非常有信心。
之所以沒有直接把它當面給張干事,是因為詩名,李源改為了《送李源至荒原五班》。
......
張干事和谷雨澤在中途分手,一個回團部一個回師部。
一來一回,等張干事和何紅濤回到團部已經是晚上了。
在紅三連吃了頓飯后,張干事回辦公室處理了些工作,想起李源那首詩時已經是將近九點。
詩被裝在信封里,張干事目光落在內容上整個人都繃了起來。
“《送李源至荒原五班》作者:原子。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前兩句寫境,后兩句寫意,短短四行就將一副副畫面躍然紙上。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今天去荒原五班的時候黃沙隨風而起,雖然沒有下雪,但是那種感覺卻活生生地體現了出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