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里這次舉行的軍事大比武,可以說師團兵王之間的較量。
在比武正式開始的前兩天,各師團的代表就已經紛紛趕到比武所在地,提前熟悉環境。
張干事負責接待來自各個師團的代表,同時借這個機會采訪各個項目最有可能出成績的兵王。
這天下午吃過晚飯,張干事來到團部招待所,找到了他最想采訪的冷鋒所在代表團。
“冷鋒,冷鋒!”
負責這次代表團的少校軍官連叫兩聲,宿舍里卻沒有人應腔,
“有誰看到冷鋒了嗎?”
“......”
“陳小林,你不是和冷鋒一個宿舍的嗎?人呢?”
“報告!”
一名一級士官站了起來,
“中午吃過飯冷鋒說要去看四百米障礙跑場地,之后......我就再也沒有看到他了。”
少校一驚,連忙追問:“晚飯時也沒有見到人嗎?”
“報告,沒有。
我還特意給他留了飯,結果到現在都沒有見到人。”
陳小林回道。
“為什么不早說?”
少校心里“咯噔”一下,MD,這個刺頭別又給我惹什么麻煩,
“所有人聽著,立即給我去找冷鋒!”
“是!”
張干事一看情況不對,連忙安慰少校不要激動,人在這里絕不會丟的,同時表示團警衛連的人會幫忙找人。
少校......MD,這個刺頭總是惹事。要不是那小子軍事素質過硬,我早就廢了他!
李源拿著蘇蕾給的檔案袋回到宿舍,戰友們立即湊了過來。
“班副,你手里面拿的是什么?”
“不知道。”
“是蘇蕾同學給的吧?快點打開瞧瞧。”
......
李源在戰友們的催促下打開了檔案袋,結果發現里面全都是蘇蕾手寫的詩詞。
“班副,這字寫的真秀氣,和蘇蕾一樣好看。”
“李夢,你不是作家嗎?解釋一下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我這點道行怎么能和班副比?再說了,這些詩可都是送給班副的。”
“對,對,對。班副,這些詩都是啥意思?”
......
李源一首詩一首詩地讀著,發現蘇蕾確實是一個才女。
與現代詩人不同,蘇蕾寫的詩全都偏向古風詩詞,難怪那首《送李源至荒原五班》會一下子打動她。
不過蘇蕾寫的詩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過于雅。
有點故意做作的意思。
簡單地說——看不懂。
沒有一點古詩修養的人是真的看不懂,就像老馬幾個還需要李源來解釋詩詞的含意才行。
真正的大家所寫出的詩往往是通俗易懂,只有這樣才能夠便于流世。
就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哪怕是沒上過學的人,一聽就知道詩意,這才是大家。
蘇蕾的詩意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只要能夠返璞歸真,再進行一次突破,她就能走上大道。
讀完這些詩,李源算是明白蘇蕾為什么一定要見自己。
用蘇蕾的話來說,她需要一個知己。
實際上,蘇蕾更需要有人能夠在背后推她一把,幫她走出那一步。
“咦?
班副,這畫的不是你嗎?”
李夢突然叫道。
在詩詞下面藏著一張畫紙,是一張男子站于樹下的素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