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是什么樣的人能夠在二樓和三樓的連接處與被害人同時出現?”唐元清繼續說道,“住在低樓層的人完全沒有必要在弄昏被害人之后把他遺棄在比自己更高的樓層,這樣的話,一來比起直接在家中藏尸或者運到樓房以外,這樣做完全是多此一舉,二來增加了被高層住戶來往發現的風險,所以一層和二層住戶的嫌疑可以洗清。就被害人倒地的位置來看,我推斷兇手與被害人在相遇后起了糾紛,隨后將被害人從樓上推墮。沒有第一時間處理的原因可能是作案時是一時沖動,在發現出事后迅速回到家中,我相信你們是可以理解的吧?從樓層的圖紙來看,樓梯間的布局是兩段式的,就是說每上一層樓需要走上兩段樓梯,兩段樓梯間的連接處是一個拐彎,那里也是第一個現場。那么很容易推斷出,兇手推墮被害人的地點就是三樓。現在我想大家也就很清晰了,兇手就是三樓滕正和滕秋水兩人中的一人。”
“唐元清······”祝遠方想說什么,但唐元清并沒有要停的意思。這樣推理太草率了!他到底在想什么!
“根據滕秋水的證詞,她來探望父親的時候并沒有提到樓道里的異常。假設她是兇手,她唯一可以拋尸的地點只能是自己家中。試問,一名女性攜帶一名昏迷的男性回家,作為父親,滕正會沒有注意到嗎?同樣,一名女性,輕易將一名清醒的男性推墮樓梯導致昏迷,隨后離開現場,經過一段時間后不知原因的突然折返選擇回家拋尸,這是合理的嗎?由此可以推斷,兇手是滕正無疑。他在爭執后逃回房間,知道冷靜下來才想起要回到樓道里看看情況,結果就是,被害人仍然在那里躺著。他考慮到會有人經過發現這一切,又害怕被害人醒來報案,只好出此下策。”
唐元清一口氣說完這么多,周圍的人們面面相覷,甚至沒有一人提出贊同。但同樣的,沒有人提出異議,因為如此多的推論在一瞬間根本消化不了,這種乍一聽格外有道理的發言很容易堵上人們的嘴。
“我堅信這就是真相。”唐元清完全沒有給大家思考的時間,剛才的發言就像是一個人在訓練一片草率的演講。他的手已經放在了按鈴上。“這個鈴,我替你們按!我愿意承擔責任!”他“叮”的一聲按了下去,大聲說道,“我舉報,滕正!兇手!”
“唐元清!你不能這樣!”祝遠方想去搶那個鈴,但已經晚了。“這樣做兇手就會被處決,我們也要保證他的安全!”
唐元清沒有理會,甚至沒有人在意祝遠方的話。祝遠方知道自己說溜了嘴,趕忙不再說話,但他依舊很是自責,早知道如此,就不該讓這家伙胡來!
“檢舉成功,恭喜各位。”機械般的報幕,那是系統對這場審判的尾聲。“現在請各位回到自己的房間,下面進行第二項游戲······”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