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市青年醫院位于南方市市中心,和市長官邸僅僅相隔兩條支路。雖然名字叫做“青年醫院”,里面坐診的全部都是二十年以上經驗的老教授,就連院長也是國家欽點的科學院院士。要說這青年醫院名字的來歷,恐怕要追溯到1959年。當時我國正處于大躍進造成的三年自然災害的苦日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僅僅是饑餓,病魔也是一大災難。蘇聯方面和中央合資建立了南方醫院應對當地的情況,這南方醫院就是南方市青年醫院的前身。首任院長曾瑋鈺是曾國將的祖父,1959年上任的時候已經有六十歲,靠著妙手回春的醫術和慷慨無私的人格為當年的南方縣帶來了舉世震驚的逆轉。
現任院長曾國將是南方醫院改名南方市青年醫院一來的第三任院長,現年七十五歲,繼承了曾瑋鈺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在我國醫學界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自從五年前曾國將上任以來,南方市青年醫院迅速躋身世界前沿,憑借對白血病、艾滋病等眾多國家難以解決的課題頂尖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學習。
而這些成果,大多是曾國將和他的團隊日日夜夜精益求精的結果。
寧波和鄺鐵君在面對曾國將的時候比在許誠面前更加緊張。曾國將是什么身份他們早就查過了——有些諷刺,他們之前從沒有關注過這么偉大的人物,只是覺得這個名字的確有些耳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聽過。曾國將本人瘦瘦高高的,頭發已經全白,臉上沒有一絲絲的笑意,坐在兩人的面前,簡直就像一尊石膏像。
“曾院長,”寧波首先打破沉靜,“我們想了解一下有關池副院長的相關信息。”
“池副院長?”曾國將想了很長時間,最終就像是被老鼠咬到腳趾一樣抽動了一下,“哦,池明生——小池啊······”他把五十歲的池明生叫做“小池”,這也讓寧波和鄺鐵君愣了好半天,這才反應過來,在他們眼中的老狐貍池明生,在曾國將的眼里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后輩而已。“小池這個人啊······是那么塊料子,就是不怎么努力······”曾國將搖著頭,“沒有把心思花在醫院課題的研究上,我都搞不清楚他每天在研究者研究那——到底在研究什么東西!”
寧波和鄺鐵君相互看看,果然還是有些問題的。鄺鐵君馬上追問:“曾院長,請問您知道池副院長每天研究的內容是什么嗎?就算一點點印象也請告訴我們!”
曾國將又想了好長時間:“額······這個嘛······我記得有一次,我到小池的辦公室去,說是有個叫熊什么的學校工作人員找他,讓他安排一次體檢,結果把電話打到我這里來了。當時我看見,小池好像是在研究人體學,這不是他本分的工作,所以我批評了他······好像是吧,我每次見到他好像就是這些不明不白的研究······”
“請問那個學校的工作人員是叫‘熊建黨’嗎?”寧波問道。問到這里其實有些東西已經有眉目了。首先,池明生的確有參與過實驗,并且直接進行相關課題研究的嫌疑,憑這一點已經可以申請重新逮捕了;其次,如果那個人的確是熊建黨,那么池明生的身份就完全可以定下來,他一定參與了洪川案。
“我沒有印象。”令人失望的是,曾國將并沒有給出需要的答復,“這種事情和我的課題沒有關系。我的腦子里只會記住有用的東西,這些瑣碎只會占用我大腦有限的空間。”
這很重要!寧波就要喊出來了。您是一個醫學家啊,怎么會有這么荒謬的結論!人的大腦從來都沒有被完完全全使用過,多記一點東西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影響的吧?您是usb嗎?
“那么請問為什么對方會打到您的辦公室去呢?”鄺鐵君知道這方面很難再有進展,于是換了一種問法。
“因為我和小池的辦公室在那不久之前換過了。”曾國將說道,“我的房間總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被夕陽弄得很刺眼,這嚴重影響我里面放置的培養皿和藥品,所以我就跟平常工作比較閑的小池換了房間。”
工作比較閑?鄺鐵君哭笑不得。當時調查池明生的時候,人家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不是處理醫院的行政事務,就是做科研項目,在您這里就變得“閑”了起來——不愧是世界級的科學家,恐怖如斯!
寧波則是意識到了什么:“請問一下,當時打電話過來是用座機聽筒接聽的嗎?”
“是的。”曾國將回答道,“我們的座機并不是內線的,每部座機都可以接收外面的電話,但是一般情況下沒有外人會知道號碼。”他又想了想,“所以我估計可能是小池跟人家本來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