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到1938年時,日軍在華北的統治尚未穩固,在八路軍與日軍的拉鋸戰中,不乏有八路軍收復縣城的戰例。
1938年3月,八路軍120師接連收復岢嵐、五寨、保德、河曲、偏關、神池、寧武等7座縣城。
到了1938年4月,八路軍129師在長樂村重創日軍后,接連收復了遼縣、黎城、潞城、襄垣、屯留、沁縣、高平、晉城等十余座縣城。
這一時期,實際上很多作戰是師團級的運動戰,日軍占領縣城后并未形成穩固統治,戰事不利則往往被打退。
但到了1938年下半年之后,日軍集中兵力確保縣城及交通線,同時開始構筑碉堡,其防御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另外還招募了大批偽軍,以幫助其維持占領。
這之后,日偽軍占據的縣城就不是那么好打了。
日軍在當時占領的縣城通常駐扎日偽軍千人以上的兵力。
一些大城市,比如太原、陽泉、大同等軍事重鎮,則是有重兵駐守。
而且,山西的縣城普遍都有城墻,日軍占領之后,還增加修筑了許多碉堡工事,駐軍不多防御卻不容小覷。
八路軍的關鍵在于武器裝備太差了,沒有炮兵就無法摧毀城墻,甚至于組織敢死隊都沒有足夠的炸藥。
就拿子彈來說,正規主力每名士兵都只有10發左右,攻擊作戰都捉襟見肘,攻堅就更難了。
因此1939年之后,八路軍通常不會主動攻打日軍縣城。
但眼下獨立團不同,不僅有山炮和步兵炮,彈藥、炸藥都比較充足,完全具備攻打縣城的條件。
魏大勇對李云龍說道:“團長,你看地圖,現在鬼子大部分注意力都在白晉鐵路線上,周邊幾個縣城遼縣、沁縣、祁縣、襄垣縣的鬼子和偽軍都在出兵增援白晉鐵路,咱們這邊攻打榆社縣城,這些地方的鬼子和偽軍短時間之內肯定沒法增援,而太原和陽泉的日軍第九、第四旅團,急行軍趕到榆社縣增援,至少要一天的時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擱平時,李云龍自然不會貿然攻打縣城,一個鬧不好就全軍覆沒。
不過現在不同,一是獨立團裝備和人數具備攻打條件,二是日偽軍短時間之內無法增援,榆社縣城是座孤城,三是日軍根本想不到,裝備簡陋得像叫花子一樣的八路軍,竟然敢主動攻打縣城。
李云龍本就是膽大包天的主,聽魏大勇這么一分析,眼中頓時迸出精光:“咱們攻打榆社縣城,也不算違抗命令,擅自調動部隊。”
魏大勇點頭道:“沒錯,旅長的命令是讓咱們團阻擊榆社縣城的鬼子和偽軍,咱們打完增援部隊,再掉頭去打縣城,讓日偽軍出不來,不也是在完成任務么?”
“哈哈。”李云龍大笑道,“是這么個道理,可真有你小子的!”
李云龍瞇著眼琢磨了一下,榆社縣城可是塊大肥肉,比關山鎮強多了。
老天把這么大塊肥肉送到自己面前,要是不吃,那可是要遭天打雷劈。
魏大勇問道:“團長,怎么樣,干不干?”
“干啊,為啥不干?”李云龍舔了下嘴唇道,“老子這次把所有家底都壓上,就不信打不下榆社縣城,就算它是塊骨頭,老子也得把他砸碎了咽下去!”
李云龍的腦子里也迅速盤開了。
他知道,想吃肥肉就得下血本,只想著占點兒小便宜,那是小家子氣。
打鬼子的增援部隊頂多算是點肉湯。
攻下縣城,就是吃肥肉!
當然,肉要吃,湯也不能倒了。
當然,李云龍也有自己的想法,以區區一個團攻擊一個縣城,縱是他有天大的膽子,也得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