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之蟲,死而不僵。
通過林瑯共享的視力,奕棠自然也看到了這具活尸,令她感觸良多。
她并沒有開口與林瑯交流,因為有些東西不值得拿來作為談資,僅適合個人回味。
而且三分鐘完全聊不開,說話有頭沒尾的,不僅讓聽者著急,作為語者的奕棠也會很難受。
與其那樣,不如利用這三分鐘多聊點輕松的,多逗逗這位后輩。
話說回來,“長生”這事兒啊,蓬萊仙法本身就是一個騙局,世上根本沒有蓬萊這個地方。
過去沒有,現在依然不會有。
既無蓬萊,又何來仙法之說?
為何奕棠能如此確定,因為她當初作為奕族第四圣王推行活尸之術的時候,為了減少阻力,刻意將“活尸”與“長生”聯系在一塊兒。
至此就有了“海外有仙山,遺世而長生”這類謠言,她是謠言的源頭。
她想利用活尸之術打造一支摒棄“恐懼”的軍隊,這會是她對抗天外之敵唯一手段。
毫無恐懼、毫無怯弱、毫無人性,完全由尸體構筑的帝國,這會是她最后的底牌,讓她得以茍延殘喘。
當然就以結果而言,她高估了活尸的性能,低估了天外之敵的強度,這一高一低讓她始料未及……
眼前這具活尸跟她沒有直接的關系,這具活尸屬于魁族王朝,施加其上的活尸術法似乎與奕族時期有所不同。
不過“換湯不換藥”,活尸之術的核心是蟲子,這是構成一套完整術法體系的重中之重,不可替換。
那是一種經過人為培育外形近乎蠕蟲,但長有無數對觸足的軟體蟲類。
這種蟲子很脆弱,擱置在空氣中就會自行腐爛,溫度不能過高,活人的體溫足以殺死它。
但這種蟲子在適宜生存的環境下,擁有近乎“永生”的壽命,它脆弱到會被任何東西殺死,唯獨時間除外。
這啟發了奕棠,為此她收集了三種東西。
一是永生之蟲,二是可以操控尸體的槲寄生,三是帶有奴仆刻印的元石。
她將這三種東西進行了“生物縫合”,最終的產物的便是結晶化的永生之蟲。
經過后續的開發,活尸術法的雛形誕生了。
這套術法一共需要三只永生之蟲,它們分別埋入尸體的頭部、心臟、丹田。
同時擁有槲寄生控尸能力的永生之蟲能接管尸體的全部器官與一切身體機能,使其“活”過來。
但雛形終歸是雛形,尸體的腐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永生之蟲仍舊脆弱,隨時都有可能暴斃。
后面又經過了數十年的研究,改良成功之后的活尸術法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奕棠也培育出第三代永生之蟲。
第三代永生之蟲比較聰明,它們與作為宿主的尸體進行了完美融合,會主動控制尸體進行各種行為,以此滿足自己的生存。
那一刻,當所有人見到死去的親朋好友再一次站了起來,并且會吃飯、睡覺、行走。
除了無法說話、眼神死寂,完完全全的“起死回生”。
人們謳歌歡呼,對奕棠頂禮膜拜,他們的圣王征服了死亡,當之無愧的人間真神。
奕棠只能保持沉默,故作謙卑地把功勞推給所謂的“蓬萊仙法”,宣稱她只學到了皮毛。
當尸體與仙人掛上鉤,尸體便不再骯臟駭人,而是變得優雅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