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十四娘看了看旁邊,見到馮玉臨后又羞又怒,但是不敢表露。
看到趙義之后眼睛微微一亮,臉上微微一紅,旋即又看了一眼趙義,問老太太道:“不知道郡君您的外孫是哪一位?是這位公子嗎?”
老太太趕忙站起來微微欠身介紹道:“小丫頭不要亂說,沒得沖撞了貴人。這位趙公子便是此間最尊貴的貴人,他為你主持公道,這里沒有人敢違背,你只管說你的想法。至于我的外孫,便是那一位馮玉臨。”
辛十四娘心中一動,先是施禮謝過趙義,待看到馮玉臨之后,本要一口回絕,可又一想,等貴人離開了,這里還是郡君說了算,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這可是有些難處了。
于是,她思慮再三,拜道:“郡君,小女子一心修道,不想那婚嫁之事,當然,非是馮公子之因,而是我不愿意出嫁耽誤修行。我辛十四娘在此立誓,此生只向往修行,不愿做那婚嫁之事。”
老太太嘆了口氣,道:“你是個好的,卻是我那外孫沒有福氣了。既如此,你且回去吧。”
辛十四娘向老太太和趙義行禮,然后退去。
馮玉臨沮喪之極。
老太太寬慰道:“她家的女子確實出色,不過別處也有好的,待有機會,我再為你撮合。”
馮玉臨這才振奮了一點,再次謝過了老太太。
此間事了,趙義便告辭離開。老太太連忙帶手下一直送到院外。
等他們走了幾步,卻見后面的高墻大院全都不見了,只剩下松樹林里面的幾座陵墓罷了。
眾書生大驚失色,酒都嚇醒了。
馮玉臨看了看陵墓,定神思考一番,這才想起來那老太太應該是自己祖母弟弟的夫人,只是逝去已久。
當下大家再沒有其它心思,急急忙忙往回走去。
次日,大家好好修整了一番,而鏢隊也聯系好了。
這次出發的人里面又多了一個,是馮玉臨的同窗兼發小,縣令之子楚玉柱。
此人長得肥頭大耳,卻一臉兇相,猿眼鷹鼻,一看就是刻薄寡恩、心眼小好嫉妒,狠毒之人。
寧采臣等人對于馮玉臨拉此人進來甚是不喜,不過那楚公子倒是闊綽,承擔了所有的費用,并在出發前一晚請大家到這個縣城的好再來酒樓吃了一頓昂貴的席面,送給他們一些文房四寶,這才讓他們對其改觀。
趙義微笑著也不發表意見。
馮玉臨、陶望三和宗湘若,對趙義那一晚在郡君那里的表現記憶越來越模糊,在出發前竟然忘得一干二凈了。
趙義明白,這是那郡君按照他的要求,給這三人使用了術法的緣故。
折騰一番,一行人跟著鏢局的鏢隊出發了。
莘東郡有三大鏢局,分別是莘達、莘通、莘順,其業務和分局遍布莘東郡的各大縣城和重要的鎮。
這次去郡城的,是莘達鏢局在該縣的分局,鏢隊由總鏢頭嚴獻率領。
不過趙義感到奇怪的是,為什么郭北縣就沒有鏢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