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出了多少人,但其中像于謙這般的人,不過一手之數。
可見其之可貴,其之可敬。
亂臣賊子,貳言佞臣,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史料上記載的趙高,嚴嵩,王振不過是其中出名的罷了。
至于其他的,可以說是有如過江之鯽。
想想洪武皇帝,殺了多少貪官污吏
僅僅是一朝,就殺了數萬人,可想而知,在華夏歷史上,這樣的官員有多少。
可以這么說,一個朝堂,從上到下殺一個遍,都不會出錯。
開國之朝或許會有殺錯,但是越到后面,則越不會出錯。
殺一千,只會遺漏,殺一萬,同樣如此。
如于謙這般兩袖清風之人,數百年都未必能見到一位。
他就像可望而不可即的星辰,光輝萬丈,卻又無私灑落。
若是這樣的臣子,能多出那么幾位,則是社稷之福,黎民之福,天下之福
若是天下官員,全部都是于謙,則河清海晏,能開萬世不朽。
若是天下之人,都是于謙,則山河永固,威震地星
這就是于謙的作用,他并非是一個已經故去的人,而是化作一個符號,一道烙印
京師保衛戰,在于謙主導之下,歷經千辛萬苦,終獲成功。
大明山河,在于謙手中,續命兩百年。
但這樣的忠臣,這樣的世人表率,卻被“意欲”之罪所殺。
何為“意欲”
恰如南宋岳飛之莫須有
這就是“意欲”
于謙身死那天,百姓慟哭,天色陰沉。
易澤站在刑場,眼中有淚。
一代忠臣于少保,終究是未能戰勝貪腐官場,以“意欲”之罪處以極刑。
行刑之時,百姓哭嚎之聲震天,他們沒有忘記,是誰救了他們,是誰救了這片天下。
光影錯亂之中,十二歲的于謙,中年遭受牢獄之苦的于謙,誓死守護京師的于謙,以及落幕之時的于謙,在一瞬間,重合。
他的目光依舊如此的純凈,堅定
看向這片山河的雙眼之中,有不舍,有眷念,但更多的是,
擔憂
憂國憂民,是他一生的寫照。
于謙死后,錦衣衛查抄于謙家產,竟然沒有半點銀子,以至于一直以來以鐵血冷酷見稱的錦衣衛,都忍不住落淚。
大明,送走了他的守護神,大明,失去了他的守護者。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做忠正,什么叫做不屈。
他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那一道炬火。
即便在無光的黑夜之中,也依舊熾烈的燃燒著。
于謙走了,他就像一顆流星,迅速地劃破大明漆黑的天空,帶來了短暫的光亮,又很快消散。
但是,于謙所遺留下來的精神,是不滅的
他是一顆種子,在燃盡了所有之后,化作了人們心中的種子,在合適的人身上,將會再一次發芽。
天下皆黑,唯我獨白
山河永固,風骨永存
這就是于謙
這才是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