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棚中,從節目之中走出來的易澤,站立在原地,久久不曾動彈。
眼淚化作不斷的珍珠,無聲無息間不斷的掉落。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作為一個身臨其境的人,易澤所得到的感觸,遠遠超過隔著屏幕觀看的觀眾。
他能夠最為直觀也是最為清楚地感知到,于謙的種種心境。
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當于謙被處死之時,京師百姓的痛苦與彷徨。
就好像在海洋上漂泊的船只,突然間便失去了唯一的指路明燈。
走下舞臺,易澤擦拭干凈臉上的淚水。
但發紅變腫的眼眶,不是幾張紙巾,能夠擦拭得了的。
坐在沙發中,易澤看著后臺的留言,看著一個又一個觀眾的留下的足跡,看著那一句句評論和彈幕,鼻子有些酸澀。
“于爺爺,您看到了嗎這是您的后輩們,對您的向往與崇敬。”
時間匆匆流逝,如指間流沙。
但節目帶來的影響,并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去。
各大榜單上,都能看到節目的影子。
有關于于謙的話題,穩居熱搜榜上,地位穩固,難以動搖。
許多視頻博主,紛紛發布視頻,內容幾乎清一色的都和于謙相關。
有些人或許是蹭熱點,有些人,卻是實實在在的懷念。
觀眾,不是傻子,也不好糊弄。
而在于謙沉眠之地,杭州西湖三臺山麓,烏龜潭畔,于謙祠,迎來了大量前來拜祭的游客。
以往,這里并沒有太多人。
但現在,這里人滿為患。
有趣的是,一向喜歡擁擁擠擠熱熱鬧鬧的國人,在走進于謙祠時,都放慢了腳步,停下了喧鬧,神色恭敬,眼含敬重。
他們像是虔誠的信徒,不拍照不打卡,只是在于謙墓前,深深鞠躬。
地面上,鮮花滿地,多的已經放不下了。
工作人員只能盡量的將已經枯萎的鮮花帶走,但是那些正綻放著的,他們沒有去動。
此時天下著小雨,卻沒人打傘。
人太多了,滿目望去,盡是人頭。
沒有人說笑,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嚴肅。
也沒有人胡鬧,每一個都遵守著景區的規則。
游客來了一波又一波,恰似那潮水。
世人,依舊記得于謙,依舊記得這個為了百信辛勞一生的于少保。
這便足矣。
網絡上,許多來不了現場的網友們,也都自發的開始了紀念。
技術達人們運用著自己的方式,以新奇的腦洞,別具一格的紀念著。
有我的世界游戲大佬,利用方塊格子,拼湊出了于謙的雕像,遠遠望去,惟妙惟肖,引發網友廣泛好評。
有不少涉及到明代的游戲廠商,新增地圖,新增人物,將于謙的雕塑立在城中央,引發了玩家的喜愛。
各行各業,都在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將這位為了百信不辭辛苦辛勞一生的老人,銘記在心。
有關于謙的手機殼,有以于謙形象制作的可愛的q版掛飾
五花八門,看得人眼花繚亂。
甚至于國家都出面發行了相關的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