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身上,遺留著歷史的痕跡,留存著曾經的故事。
并且,故事將永遠的流傳下去,永不終結。
隨著易澤逐漸遠離,破碗逐漸的消失蹤跡。
而易澤,則是在進行著最后的總結。
“在查閱資料,分析人物之時,我看到了許多許多的如果。”
“崇拜朱元璋的人說:如果沒有朱元璋,今天的華夏,可能就得分裂成南北兩個甚至更多國家,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足以比肩秦始皇;
如果沒有朱元璋,今天的華夏,或許和白象國一般,實行種姓制度,漢人是永遠的三等人。”
“厭惡他的人說:如果沒有朱元璋,明朝就不會實行閉關鎖國,就不會錯失大航海的熱潮,就不會被蠻夷國家反超遭受后面的屈辱;
如果沒有朱元璋,文人學士還能約束皇帝,不會從大臣變成奴隸,不會讓明朝皇帝肆無忌憚的做出無數荒唐事;
如果沒有朱元璋,也不會讓炎黃子孫從此失去自由,口不敢言身不能行,兩廠宦官加錦衣衛禍亂朝綱。”
易澤的語調并沒有太大的起伏,但是其中的溫潤,卻深深地吸引著所有的觀眾。
讓他們,也隨之一起思考。
這些好的壞的如果,歷來就是爭論最大的部分。
而明粉與明黑,便是各持一方觀點,爭論不休。
而易澤,并沒有對這兩種如果公然站隊,只是繼續訴說著自己的想法。
“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的人,我們擁有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見證了無數人的榮辱興衰。”
“我喜歡夏,喜歡商,喜歡周,乃至于秦漢隋唐宋明。”
“但是,我更喜歡,也更自豪于現在的祖國!”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常常會將自己代入上帝視角,充滿優越感的對著歷史人物指指點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在我們看來一身弊病,甚至于錯漏百出的歷史人物,卻在各自的時代,干出了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
易澤的身后,仿佛走過了一代又一代帝王,一位又一位人臣,以及無數青史留名的人物。
他們身處于歷史的迷霧之中,等待著有朝一日,有人來為他們揭下歷史的面紗,將真實的他們,帶向世界。
“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我有時也會想著穿越回古代,但仔細一想,就算穿越回古代,我能成為皇帝的可能,也微乎其微,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成為某個事件的配角人物。”
“當然,大概率是成為史書上的一行字而已。”
“比如那句:關中大旱三年,餓死者不計其數,百姓易子而食。”
易澤的這幾句話,直接將觀眾們逗樂了。
也同樣的,帶著觀眾們一起去思考。
他們發現,易澤這一期,明顯的獨白要更多一些。
“看待歷史,存在著崇拜,或者厭棄,是很正常的現象。”
“我們無法保持公正,因為我們本身就有喜惡。”
“但作為一個節目主持人,我需要站在最廣大勞動百姓的視角上,去看待朱元璋。”
“如果我是百姓,在我的眼中,朱元璋帶領手下推翻了蒙元的殘暴統治,登基以后又給我分田做主,讓我不至于餓死,此等功德,在我心中,堪比堯舜之治。”
“而長期的事,這個皇帝會對未來造成什么影響,那都不是我會考慮的事情,因為長期來看,我已經死了。”
易澤的話很簡單,但是包含的意思,卻讓直播間前的觀眾們沉默了。
思考,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力。
畫面中,易澤沒有停頓,繼續著自己的講述。
“現代人的觀念告訴我,明朝的百姓沒有教育,沒有自由,沒有上升通道,這樣的生活堪比地獄。”
“但是,我不能用現代的觀念去評價古代的人物。”
“作為明朝的百姓,他們的要求,無非就是吃飽穿暖,家有余糧,如此而已。”
“就好像生活在現在的我,如果有人問我,愿不愿意為幾百年后的子孫后代做一點貢獻,我會說愿意。”
“但是如果有人問我,愿不愿意把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捐給環保組織,那我會問,你要多少?”
“螞蟻梭梭樹可以,但是森林不行。”
“比起未來,我們更希望工作不要這么累,房價不要這么高,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想必,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此刻,直播界面前的觀眾,非常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