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干,誓不休戰!而如今,他們為之捐軀赴死的大秦,已經沒了,無數老秦人,又該何去何從?”
“看到政哥這個模樣,真的好心痛啊,一代帝王,一生不輸于人,卻在死后,輸了天下。”
大雨滂沱,雷聲隆隆。
風雨之中,始皇帝閉著雙眼,身體顫抖著。
易澤微瞇著眼睛,看著此刻悲痛絕望的始皇帝,心中有萬般安慰之語,但話到嘴邊,都化作嘆息。
如何安慰?怎么安慰?
一手創建的大秦帝國分崩離析,最心愛的兒子被迫自殺,這接連的打擊,無異于晴天霹靂。
雨水落下,模糊了所有人的雙眼。
始皇帝剛毅的面龐之上,滿是水跡。
卻不知這是哀痛之淚,還是無情天雨。
而就在此時,自百萬秦軍之中,卻傳來一聲聲吟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剛開始只有一小部分在唱,到后面,傳得越來越廣,越來越多。
每一個秦軍將士,都自發地傳唱起這一首《無衣》。
聲音蒼茫而又古老,帶著奇特的韻律,在風雨之中流傳。
“唱的什么啊?為什么我一句也聽不懂?”
“這,這好像是古秦腔?我就說為什么節目中的帝王都說普通話,原來是經過特殊設計的!”
“易澤也太用心了吧,這是哪里復原的古漢語啊?”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我一個字也聽不懂,但是內心中悲傷的情緒突然淡了下來,感覺很受鼓舞!”
大秦銳士們逐漸激昂起來的音調,同狂暴的風雨聲雜糅在一起,演繹出別樣的美感。
這慷慨激昂的聲音,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不解,因為這種語言,太過于古老。
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我們的語言最終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但在曾經,歷史上的語言,卻并非現在的模樣。
易澤特地撤去了系統的一點功能,讓這兩千多年以前的大秦古語,再一次響徹在世界上空。
語言雖然讓人不解,但是,其中蘊含的情感,是共通的。
就好比,我們聽不懂毛熊唱的《guojige》(防封),但是那里面蘊含的情感,卻能夠絲毫不差的傳入我們的腦海。
這是音樂的力量,也是情感的力量。
此刻,一首《無衣》,氣勢雄壯磅礴,將老秦人的昂揚情緒,再一次調動起來。
大秦滅亡又如何?
老秦人,是不死的!
秦始皇睜開了雙眼,眼望著無數雙熱切地雙眼,耳邊是愈發宏大磅礴的傳唱之聲,他心中,火焰再一次燃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他沒有猶豫,隨著眾軍,一齊高聲和唱著。
易澤,同樣也不例外。
他也聽不懂這充滿古調的古語,但是僅僅是學習其中的輕重緩急,學習其中的起承轉合,卻是很快就通。
只是,這古語的《無衣》他可不會,因此,易澤唱出來的,是流傳于后世的《無衣》。
這一回,觀眾們終于明白了,在場所有秦軍們傳唱的是什么了。
“我的天,這是《詩經》中的《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熟悉的字句,但是用這種奇怪的腔調唱出來,卻是分外的動聽。”
“易澤也太強了吧,這么快就會唱了?他要是不說,誰能夠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