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這些奏折批閱起來,屬實是難度不小。
其中涉及到的政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下決定的。
作為一個皇帝,不僅需要勤奮,還需要相當的決斷和魄力。
只有勤奮,那就是明末的崇禎,操勞一生,幾乎是一事無成。
有決斷和魄力,但是不勤奮,那大概就是嘉靖皇帝。
所以說,還是大明奇葩多。
至于那些既勤奮又有決斷的皇帝,大體上都是成功人士。
比如說始皇帝,洪武帝等。
其他的庸碌之輩,不說也罷。
此刻,隨著易澤的腳步往前,嬴政也發現了有人在逐漸地靠近。
他抬起頭,看向正位于殿內的易澤,短暫的迷惘過后神色一震。
“后輩,是你啊,說吧,什么事?”
這一位畢竟是千古一帝,論及智慧手段,都是一等一的,僅僅是看了易澤一眼,便將易澤此行有事相求看了個透。
而且,這位是真的喜怒不形于色,從容而又霸氣。
即便之前接觸過一次,易澤也感覺到一種壓迫力迎面而來。
“晚輩參見陛下,此次前來,是為請陛下赴宴。”
“哦?何宴?”
嬴政看了眼手中的奏折,從容的寫上批語,問道。
“國風盛典!”
易澤沒有說什么場面話,面對這樣重視實干的君主,彎彎繞繞的反而會引起不喜,倒不如直說,反正彼此之間倒也有過一段交情。
“朕為何要去?”
嬴政不慌不忙,似笑非笑的問道。
作為一個開國的皇帝,他平日里忙得很,哪里有什么工夫去參加宴席。
國家政事一日不處理,國家就會危險一日,身為皇帝,嬴政覺悟相當之高。
而且就他本身的性格而言,很多事情,都是信不過手下的臣子的。
親力親為,總比被手底下的人背刺要好得多。
面對著嬴政的問詢,易澤只道:“因此宴,為兩千多年后的國風盛典!”
“兩千多年后?”
始皇帝坐直了身子,有些驚訝于易澤的能力,但他還是問道:“于朕、于大秦,可有何益?”
簡單而又純粹的目的,先問一句利益。
至于什么交情牌,嬴政是不信的。
曾經打交情牌的人,最后都在背刺他。
因此單純的問一個有何益,直接將事情簡單化了。
易澤早有準備,他了解始皇帝的一生,至少在兩千多年來各路專家學者的分析中,嬴政的個人性格特點,還是很鮮明的。
或許有所差異,但想來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當然,為黑而黑的除外。
“當然有益!”
“益在何處?”
易澤沉聲開口,“益在大秦之風,重現于世,益在陛下之名,威震華夏!”
簡簡單單,就是一個名而已。
嬴政雙眼微瞇,思索著易澤話中的意思。
他問的是利益,而易澤給出的,是名聲。
名與利,孰輕孰重?
嬴政心中,自有一桿秤。
反正大秦存世不久,但若是后世重現大秦之風,那想來也會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