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賈島有詩言“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恰恰就是這種情感的真實體現。
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這種崇高的感情,以及對音樂的敬意。
當然,唱歌時跪在地上盆腔共鳴,唱的歌大家都聽不懂,就不屬于這一類了。
做得過頭了,那確實有一種嘩眾取寵、故意標新立異的既視感。
一切只在,能否讓人感受到那份真正的熱愛。
當
悠揚的編鐘聲音響起,拖著長長的余音,繞梁不絕。
隨后,姑娘們開始輕巧的揮動手中的玉錘,輕輕地敲擊著編鐘。
每一個人的動作,都恰當好處,渾然天成,讓人看了就覺得心曠神怡,沒有絲毫的突兀。
易澤還是有些壓力的,此刻微閉著眼,眉頭微微皺著,細細的聽著每一個音符流淌進自己的心田。
一個個音符,就好似一條條嬉戲游鬧的小魚兒,在寬闊的湖面中不斷的跳躍游動,水面清澈,但這些魚兒卻好似會使用隱身的法術,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易澤只感覺,自己仿佛見到了高山之巔,云霧纏繞好似大江大湖,里面一個個音符有如歡快的魚兒,飄忽不定。
嫻靜,恬適,舒緩的節奏感。
易澤腦海之中緊繃的心弦逐漸的放松下來,他逐漸的明白,欣賞音樂,不是這么苦大仇深的過程,索性將目的暫且放下,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眉頭舒展開來,雙目之中,有明悟之色。
老太太見狀,不由得輕輕點了點頭。
眼前此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悟性之高,實在讓她大開眼界。
咚
樂曲聲逐漸的變得歡快起來了。
云霧翻騰,好似有巨物在其中翻滾。
仔細一看,卻只是風兒的喧囂。
風兒吹開了部分云霧,將地面的部分情形展露出來。
清澈的溪流,從山石崖縫之中流過,敲打著路上的石塊樹根,發出自然的敲擊之聲。
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
非常巧妙的,也非常自然的,中間聽不出半點生硬的轉折來。
一切呈現在易澤眼前的,就是一副鮮活的畫面。
而后,風逐漸的大了。
似乎有雷雨,即將在不遠處成型。
樂曲聲逐漸的多了幾分急迫的意味。
沸騰感,或者說是澎湃之感,在易澤心中出現。
風起來了
云霧之中,似乎有翻天的蛟龍,在其中憤怒的咆哮。
透過云霧傳達出來,讓人心中不免生出幾分驚心動魄之感。
就好比行船遇到湍急的水流,所有人都提起了心臟,唯恐一個不小心,便會船毀人亡。
此時此刻,易澤真的感覺到,天空中傳來聲聲怒龍之吼,目眩神迷之間,驚心動魄感自心底里生發,一瞬間便有了一種一葉扁舟行駭浪,群山萬壑共奔赴的奇妙錯覺。
這份驚險,讓易澤有些許的不安之感。
但很快,狂風駭浪消失不見,轉而代之的是急速輕緩下來的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