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了,我也想要一個過目不忘的兒子。”
“別想這么多,人與人的差別,比天和地都寬。”
“果然是神童,過目不忘這樣太變態了吧”
易澤繼續道“正是這些非凡的特性,紀曉嵐很早就贏得了神童的稱號。”
“而他的科舉成績,也沒有辜負他神童的名頭”
“紀曉嵐先后參加了縣試府試院試,全都名列前茅。”
“一七四三年,也就是乾隆八年,二十一歲的紀曉嵐參加院士,榮獲榜首。”
“二十三歲時,紀曉嵐參加順天鄉試,有成功考了解元,可謂是順風順水,無愧于神童名號。”
“而和紀曉嵐同一場考試的,則是一個名叫朱圭的人,可不要小看這個人,此人是后來嘉慶皇帝的老師。”
“正因為科舉考試有著如此成績,紀曉嵐儼然成為了北方世子之中的風云人物,上門結交提親的,可以說是絡繹不絕,排隊都能排好幾百米。”
“但”
易澤小小的停頓一下,而又繼續牽出后面的內容。
“紀曉嵐一路順風順水的走了過來,他不知道的是,馬上,他就要考試摔跤了。”
“就在紀曉嵐考中舉人的第二年,他按照既定的程序,接著參加會試,只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紀曉嵐這一次沒能延續之前的成績,而是失敗的一塌糊涂,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有多慘呢”
易澤拉長了聲音“紀曉嵐在會試之中,連第一場考試,都沒有通過”
觀眾們一聽,嘿,這個有趣啊。
“傷仲永了,這是神童的落幕”
“莫非是太驕傲自滿了,所以直接涼涼”
“可能是長大了,沒小時候那種靈性了吧。”
“這樣的打擊,可真是,太搞笑了,啊哈哈哈。”
“會試給了紀曉嵐一個大耳巴子,說你清醒點啊”
易澤繼續講述著“我們不知道紀曉嵐是出于什么原因,以至于未能通過考試,但失敗就是失敗,無法去找借口。”
“失敗了一次的紀曉嵐痛定思痛,準備三年后再戰會試,但似乎是上天有意的捉弄,在三年后,紀曉嵐的母親,突然因病去世。”
“母親的去世,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母親去世之后,紀曉嵐就不能參加科舉,而是要守孝三年。”
“也正是因為如此,紀曉嵐錯過了當年的會試,以及次年增設的恩科。”
“一直到乾隆十九年,紀曉嵐守孝期滿,這才得到機會,在一次參加會試。”
“這一次,紀曉嵐并沒有失敗,只是戰績并不像以前那般耀眼矚目,只是以第二十二名的成績,成為貢士。”
“和之前的成績相比,紀曉嵐很明顯的是遭遇了滑鐵盧了,但能夠考中,那也是不容易,畢竟會試面對的考生質量更高,更加的難纏。”
“而后,紀曉嵐在隨后的殿試之中,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成為了進士”
“這個成績強不強呢”
“說實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一次是殿試,科舉最高的考察級別,能夠獲得二甲第四名的成績,足可以光宗耀祖了,雖然和之前第一的成績比起來,似乎不太好聽,但架不住殿試規格高啊。”
“靠著這樣的好成績,曾經的神童紀曉嵐,在三十一歲時,成功進入了翰林院。”
“三十一歲,三分之一的人生已經過去,紀曉嵐終于是站在了權力的邊緣,雖說已經是胡子拉碴的年紀,不過與同時代的人相比較,紀曉嵐能夠在三十一歲當上翰林,那絕對算得上年少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