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真的有什么,結果只是普普通通的故事。”
“就是這評論有點意思哈,紀曉嵐的總結比故事有意思多了。”
“你別說,還真是這樣,這總結,精辟,而且思路清奇。”
觀眾們議論紛紛,大抵都是直呼上當了。
其實也不能怪易澤,畢竟是幾百年前的東西了,現代人經過大數據的高強度洗禮之后,對這些東西,免疫力那不是一般的高。
但放在紀曉嵐那個年代就不同了,儒家禮法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囚籠,約束著所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高度統一之下,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之中出現一些重口獵奇的內容,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
說到底,時代的不同決定了人們承受能力的不同,也影響了人們的視野。
這是時代的限制。
易澤能夠想到彈幕上的哀嚎,自然是眼中帶著笑意。
“閱微草堂筆記在當時是極為火爆的一部作品,紀曉嵐作為封建禮教體制之中的利益既得者,卻能夠反思森嚴禮教的不合理之處,這些內容也成為了閱微草堂筆記之中思想水平最高的部分。
這一次,我們來說一個可以播出的故事”
聽到易澤的話,不少觀眾都翻了翻白眼。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能播出的那有什么意思來個不能播出的”
“我奉勸易澤要有點筆數,我們要聽的是這個快把不能播出的放出來”
觀眾們自然是喜歡起哄的,這種參與感更能夠促進易澤同觀眾之間的感情。
也是拉近距離感的一個小手段。
清了清嗓子,易澤繼續道“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的這個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
講的是有一個地主,承諾要將侍女許配給一個仆人。
只是還沒來得及成親,這個仆人就失蹤了,不知去向。
見仆人失蹤,地主就想著要娶這個侍女為妾,也不算浪費了。
只是侍女堅決不從,表示自己一定要等到仆人回來。
封建時代侍女只是地主的所有物,違抗地主的命令,自然會有不好的下場。
因此就有人勸說侍女,你想等仆人回來可以,但也要先保命,得罪了主人,那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侍女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地主的要求,只是表示,等到仆人回來,還會和仆人成親。
地主也同意了這件事情。
后來,失蹤的仆人還真的回來了,地主也信守承諾,讓他們成親,但是在之后,地主想要找侍女親熱時,侍女就堅決不從了。
就這個故事,紀曉嵐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侍女,究竟是貞潔呢還是不貞潔
如果她是不貞潔的,那么理由又是什么”
易澤講完這個小故事,觀眾們也有些懵逼。
貞潔還是不貞潔
觀眾們表示有點繞。
“事實上,我已經蒙了,我感覺這個侍女是貞潔的,但感覺她又不是貞潔的。”
“確實,這也太難了,說她貞潔,她陪地主睡覺了,說她不貞潔,她在成親之后,就堅決不從了。”
“誒,怎么這么像現在的結婚談戀愛的時候和別人睡,結婚的時候和老公睡。”
“你特么的可真是一個鬼才”
“但我覺得,他娘的還真有道理。”
“好家伙,故事新編了是吧,雖說現在事實就是這樣。”
“論人才那還是你人才啊,當初就該讓你去寫閱微草堂筆記。”
“這個問題還真的挺復雜的,涉及到了諸多方面,感覺不是可以一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