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橫移速度和爆發力的彌補,蘇特的確很難判斷清楚加索爾的腳步。
畢竟只有在隔扣時自己的身體韌性才會短暫有所增加,大多情況下,自己僵硬的身體都很難跟得上大腦的反應速度。
身體柔韌性一直是野獸派大前鋒的弊端,放眼整個歷史,能將暴力和柔韌性同時展現到完美的只有巔峰“雨人”坎普。
這也是“雨人”坎普為何會被外界稱為野獸派天花板的原因。
沒能防下加索爾這次進攻,蘇特表現的一點都不沮喪,單防本來就不是蘇特的強項,蘇特的強項是利用身體及時趕到后的協防。
只是強硬且狂野的封蓋,為球迷留下了蘇特防守很好的錯覺。
就好像生涯曾兩次斬獲聯盟蓋帽王的“大白邊”懷特塞德,很多球迷都會覺得懷特塞德的防守非常出色,可實際上,懷特塞德在兩側三秒區的單防效率簡直一言難盡。
為了刷到更多的蓋帽數據,懷特塞德甚至會故意放進攻球員進來,讓進攻球員輕松地靠近籃筐。
這就是所謂的“馬庫斯·坎比效應”。
坎比:“???”
看著面前裝作出一副惡狠狠樣子的保羅·加索爾,蘇特面帶笑意地聳了聳肩。
“別急,好戲才剛剛開始。”
落入陣地,納什的到來讓老鷹能在進攻端擁有更多進攻選擇。
與之前麥金尼斯在的時候不同,麥金尼斯的進攻能力較差,三分線外基本不具備搶投能力,擋拆后很容易就會被防守球員放空。
而納什除了擁有出色的傳球視野,進攻能力同樣聯盟一流,一旦防守球員站位靠后,納什高于40%的三分球命中率將會讓對方見識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殺人誅心。
后世,曾有媒體這樣評價過納什:“如果納什不是一名進攻發起點,他一定會成為歷史最頂級的射手。”
納什職業生涯一共有14個賽季三分球命中率高于40%,最高的一個賽季曾達到過47%,比斯蒂芬·庫里還要出色。
并且納什并非那種三分線外出手少所以命中率才高的球員,納什算得上是既高效又高產的代表性球星,投出47%三分球命中率的那個賽季,納什的三分出手數多達4.8次。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名球員場均出手五次三分球,絕對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
如果將這份出手比例換算到小球時代,基本相當于場均出手三分球次數達到9次,也就是斯蒂芬·庫里那個級別。
在斯蒂芬·庫里橫空出世之前,納什曾一度被認為是一號位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星。
畢竟跟斯蒂芬·庫里不同,納什的三分威脅更多的是在吸引防守后為隊友送出秒傳,而不是在logo處就搶投三分出手。
提上來為納什做了個擋拆,加索爾面對納什和蘇特兩人的擋拆并沒有貿然上前,而是站位比較靠后,明顯有些忌憚蘇特野獸般的空切。
由于納什的三分威脅實在太過巨大,所以威廉姆斯在繞擋拆時根本來不及去顧蘇特,能在蘇特的擋拆下防止納什三分出手就已經算是萬幸。
當納什將球傳到蘇特手上時,此時加索爾距離蘇特大概有一步遠的位置,看到加索爾忌憚自己的空切遲遲不敢上前,蘇特想都沒想,罰球線左側拔起來就是一記中投。
“唰~”
4:2
雖說蘇特的中投屬性只有B-,但面對這種幾乎處于半空位的機會,并且還是在蘇特最擅長的罰球線兩側,只要蘇特不是手感冰涼,基本可以穩穩命中投籃。
而這次進攻也凸顯了納什和麥金尼斯兩人的差距,當納什能將對方一號位上的防守吸引過去,蘇特的進攻環境將變得非常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