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看得起他們母子二人,更沒有人愿意照顧年幼的王兵,而王母每日干活,又不可能將孩子帶在身邊。
所以,王兵的童年是悲慘的,自他父親拋妻棄子那一日后,王母就買了一根栓狗的鐵鏈,每當王母要出門干活的時候,王兵就會被母親栓在茅草屋里的一根柱子上,身邊會放著一個碗,里面放著王兵一天的食物,這一天的食物不能讓人吃飽,卻不至于讓幼小的王兵餓死。
母親早出晚歸,當母親回來后,會給王兵打開鎖鏈,做好飯菜,將他帶到桌前,母子一塊兒吃飯,母親會為他講各種有趣的故事,奇妙的見聞,夜晚,母親會摟著自己入睡,哼著自己最愛的搖籃曲。
王兵稍大一些時候,王母會利用閑暇時間教他寫字,白天無聊的時候,王兵就會在柱子邊,手拿著一根棍子,將母親講過的故事用筆寫在地上,一遍又一遍。
這樣的生活太久了,久到王兵以為那就是生活,就是幸福,后來,他懂事了一些,明事理了,母親以為他不會四處連跑,不會被壞人抓了去的時候,那條鐵鏈就消失了。不過,這就是王兵的童年,就是王兵童年的生活,他就在茅草屋的柱子旁,認識了字,明了事理,也和一只耗子成為了朋友。
沒錯,那是一只頑皮的耗子,膽大,總是喜歡搶王兵的吃的,一來二去,二者相熟了,成為朋友,以至于小耗子鉆入王兵的衣服里給他撓癢癢。只是后來,小老鼠死了,老死了,壽終正寢,王兵因為這件事哭了很久。
村子里,總有一些淘氣的孩子,每每經過王兵的家時,都看著王兵家的門鎖著的,終于有一天,他們忍不住好奇,一個膽大的小孩通過門縫,看到了屋子里鎖在柱子邊的王兵,當時嚇了一跳,不過后來覺得很好玩,甚至叫上小伙伴們從門縫里往王兵身上仍石子,他們樂此不疲。
村里的大人們發現了這一點,有很多小孩屁股都遭殃了,可是,這些小孩是很調皮,很叛逆,大人不讓干的事情,他們偏要干。
大人們也很頭疼,他們沒少被王母找麻煩。
不知是哪一天,村子里突然就出現了一個謠言,說王兵的家是晦氣的地方,蛇鼠爬蟲到處都是,這是個不詳的地方,有吃人的東西在里面,一提到王兵的家,村子里的人不自覺的就想到害怕,晦氣。
自那以后,王兵就很少受小孩子們欺負了,不過,王兵的家算是在村子里出惡名了,任何人路過他家都要繞道而行,以至于謠言都變成真的了。
這樣的生活貧困的日子王兵習以為常,以至于日后在自己懂事之后,母親取下了限制王兵的鏈子,可當母親外出時,王兵還是忍不住來到柱子邊學習練功,只有在柱子邊,他才有安全感,腦子也活躍了許多,想問題也更快的思索出來。
七歲那一年,王兵算得上是終于懂事了,母親也終于不再限制小王兵的自由了。那是一個午后,王兵終于可以見到外面的世界,見到陽光,見到潺潺的小溪,美麗的蝴蝶了。對小王兵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可他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也是新鮮的。
村子里的小孩子們早就知道那個破敗的房子里養了一個被拴著的小男孩,他們還親切的給這個小男孩取了個外號,狗娃,和狗一樣的娃。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孩子們知道那謠言是假的了,倒是也沒有再向門內仍石子的樂趣了,但他們有了更大的惡趣味,那就是打架。
小孩子打架,有時候就是誰也不服誰,打著玩,要分一個高低,這種的有時候會打出仇恨來,但更多的,是一笑泯恩仇,之后不服便接著打。而另外一種呢,就是喜歡欺負弱小,證明自己比別人厲害。
這一日,王兵坐在門前的土地上玩耍,看地上的螞蟻在洞穴里進進出出,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
對于村子里的小孩子來說,王兵算得上是一個新面孔,還是從謠言里出來的人物,誰能戰勝他,誰就最厲害,誰就可以做村子里的孩子王。
那一天,幾乎村子里的所有小孩都來將王兵打了一頓,來證明自己的厲害,年幼的王兵,第一次看清外面的世界,就受到這么殘忍的被摧殘了,那一天下午,王兵暈厥在門前的土地上,鼻青臉腫。
后來的事王兵不知道了,據說母親那一晚安頓好了王兵,就挨家挨戶的去理論,看見小孩就打,是讓他們皮痛的那種打,沒有傷筋動骨,可是,這些小孩的家長能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