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正是因為這一切的東西湊在了一起,才顯得朱元璋的偉大。
實際上那些驚心動魄的戰役,在人們看來其實都已經不覺得如何了。
站在上帝視角的時候,大多數的戰役都可以歸結于兩個方面。
敵軍好蠢,我好蠢。
除此之外也就沒了。
所以不必過多的陳述。
話說到這里,其實朱元璋的功績,大多數人就已經是明白了。
實際上來說,或許很多人還忽略了一個地方。
那就是,朱元璋的文治。
文治武功,朱元璋的武功是不需要多說的,那么文治呢?他在治理國家這個方面,水準又是如何?
毫不夸張的說。
相當的厲害。
不同于之前的許多的朝代。
唐朝撿了隋朝的大漏這是客觀的事實,秦朝一統,也是奮六世之余烈。
但朱元璋接手的時候。
那整個天下就真的是純純的爛攤子。
你看一眼都覺得離譜的程度。
揚州,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繁華的地方,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龍鳳三年,那時候朱元璋達到了揚州。
揚州這個地方,絕對沒有人能夠猜到,那時候還剩下多少人。
或許有人說,幾十萬戶肯定是有的。
再不濟十多萬戶也是有的。
但實際上呢?
十八戶。
整個揚州!十八戶的人!
這是真正的打到了滅絕的程度,是不是特別的駭人?
甚至無法相信,偌大一個揚州,僅剩十八戶人口?
但實際上是的,或許有很多人,都逃往山林,丟棄了自己的身份,選擇當了一個野人。
但十八戶,實在是過于驚世駭俗了。
而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入眼望去,幾乎都是如此。
財政也瀕臨崩潰,四川,湖南兩地的布政司有十二個由州改成了縣,而縣與縣之間合并,合并了六十個縣。
這代表當時真的已經是沒人,財政已經是瀕臨崩潰了。
但是朱元璋并非是常人,即便是如此的境地。
他依舊是將整個明朝拉扯了起來。
通過移民,墾荒,促進社會的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人口流動,在大明朝的初期,是相當好的一個措施。
很大程度的加快了明朝的恢復。
而且致力于全國的墾荒,開辟田野,保障賦稅,這樣的一個破舊的天下,最終也是一番欣欣向榮的局面。
到最后糧食產量達到了三千兩百萬石,幾乎是元朝歲入的三倍之多。
農業的發展,幾乎已經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就這樣的一個人。
你覺得他治國不行嗎?
那要是他這樣治國都還不行的話,可以說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治國還算可以的了。
爾后更是又實行軍屯等制度,整個大明也已經是到達了巔峰。
至少在朱元璋手里,他自認為可以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了,但。
他就真的沒有做其余的事情了嗎?
他就真的對農民無比的好了嗎?
這。
卻也未必......
好像還有點收藏?來個評價票或者評論一下,給作者一點溫暖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