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崗位,本身不咋樣,只能說是個養老的活計,也就是養一些多少讀過書,能識字的人。
在劉邦看來,韓信這個人吧,差不多也就這個水平了。
但既然是管理糧草,那么就不得不和另外一個人打交道。
這個人。
叫做蕭何。
蕭何是所有糧草的大總管。
高手,才能夠看懂高手,就算是跨越了一個領域,但高手之間的碰撞,是很容易摩擦出火花的。
劉邦和韓信沒有摩擦出來,或許是因為時間有些短。
但蕭何在多次和韓信接觸之后,他們之間,摩擦出了火花。
其實當時蕭何認為韓信是大才主要還是因為韓信提出了兩個東西一個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另外一個東西,就是韓信對于軍事制度的改革。
其實改革說穿了只有一句話。
亂世用重典,其他的都不用想,全面繼承秦制就行了。
軍功爵制度雖然有他坑的地方,但優勢和長處,也是數不勝數。
“大才!大才啊!”
在秦國崩塌的時候,還能夠以超然的眼光看待秦國的制度,就這種人,你稍微思索一下,就知道絕對不一般。
蕭何那是明白了。
但明白了沒用啊。
韓信在這兒整天就看糧草,還不如再去個地方撞撞運氣。
所以韓信準備再一次的跑路了。
這一次他沒跑掉。
因為蕭何月下追韓信。
這一出頗有一些鬧劇的戲碼,讓劉邦獲得了他最值得依仗的武器。
“其他的都不說,蕭何!我是看重你的,就看在你的面子上,從今天開始!他就是將軍了。”
“將軍?不行,韓信乃是大才,區區將軍之位,如何能夠?如今韓信要走,非重利不得挽留,大王,深思啊!”蕭何斬釘截鐵的開口。
這時候,不信也得信了。
因為蕭何是糧草大總管,可以說劉邦的隊伍里面可以沒有很多人。
但萬萬不能夠沒有蕭何。
不然整個后勤會出大亂子的。
所以劉邦硬著脖子。
“將軍也不行,那就做大將!讓他統帥三軍!總可以了吧?”
蕭何肯定的點了點頭。“如此,方可。”
很難說劉邦到底是害怕韓信跑了,還是蕭何跑了。
但故事有時候就是這么的戲劇性。
或許說到底,是因為他相信蕭何。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叫做蕭何!
這一點,或許就能夠看出劉邦這個人的魅力所在。
“行了,那既然如此,找個日子,拜將吧。”
劉邦嘆了口氣。
他其實不是很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
但蕭何搖了搖頭。
“既然決定拜將,那就應該心悅誠服,找個好日子,齋戒,再筑拜將臺,以大將之儀,來拜韓信為將。”
劉邦深吸了一口氣。
“準!”
拜大將的消息一傳出去,眾人都是喜笑顏開啊。
這么多年了,那總算是熬出來了,要當大將了啊,當時立過軍功的人不少,大伙兒自然是笑呵呵的,就算不是自己,那也是自己的兄弟嘛,喝點酒,也是開心的呀。
但結果誰都沒想到,拜的是一個無名小卒,是一個名叫韓信的家伙。
“我不服!”
當時估計是有人這么喊的,就算是沒人,但至少心里也是這么想的。
但對于韓信來說,他看著那些不服氣的人只是在內心當中輕蔑的笑了笑。
等著吧,很快,我就用戰績堵住你們的嘴。
而事實也證明,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