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咸陽宮
論起來,距離上一次入宮也沒有過去太久,武成侯王翦去世還沒有一載,一路北上入關中之內,還有不少老秦人道旁奠王翦。
酉時末,戌時初,天色已經黯淡了下來,非夏日,更是早已經群星點綴太虛。
興樂宮內,皇兄還在殿前上首處理政務,長史蒙毅在旁隨伺,左右侍從稍遠,未有半點聲息,周清一禮而下,
歲月長河中,皇兄的案上都是成堆的竹簡,每一日都要批閱到三更半夜,現在竹簡都換成紙質文書了,好像也沒有太大變化。
“武真郡侯”
蒙毅自旁側起身,也是深深一禮,距離自己前往江南南昌之地還沒有過去一個月,郡侯便是歸咸陽了。
“哈哈,郡侯,自江南入咸陽,一路北上,馳道可有殘缺之地”
始皇帝嬴政早已經得到通傳,放下手中文書,上首案后起身,著一件寬松的玄色龍紋錦衣,緩緩拾級而下。
“馳道所修上佳,就是欲要通達大秦四極八方之地,還需要數年時間。”
馳道
大秦的頂級官道
也是大秦廟朝立下以來,就一直在投入大量財貨修筑的道路,也是最先立下的幾道國策之一。
期時,還有不少人給于反對,因為修筑馳道的代價太大了,馳道規格,道寬成人五十步,合十丈,每隔三丈更是有一株樹木栽種,以固住沙土。
而尋常的要道頂多寬不過三丈,那已經屬于很寬的要道了。
至于郡縣尋常的要道,更是在一丈到三丈之間,江南之地,周清定下的是五尺,亦為五尺道
至于鄉里的道路,更是縮短至一丈之內了。
修筑那般寬,且通達大秦每一個郡縣的道路,非有水石的出現,怕是代價會更大。
然最終,修筑通達諸夏的馳道的國策,還是落下了。
馳
飛快之意
馳道
可以飛快行進的道路
按照國府立下的規矩,馳道非普通人可以行走,甚至于普通的官員也不能行走。
馳道不僅僅是馳道,最中間還有專用的馬車木軌馳道,復線往來,再加上車同軌之策,更為便利。
眼下自咸陽而出的馳道一共有十二條,十二條馳道的路線早已經烙印在大秦輿圖上。
待將十二條馳道修筑完畢,再根據情況修筑其它的馳道。
這一次從南昌入關中,一路之上,五尺道自然入馳道了,絲毫不遜色歲月長河中的頂級道路,行進起來,速度極快。
“按照國府那邊的文書,大秦第一個五年之后,十二條馳道中的一半可以功成,十年之后,可以全部功成。”
“非現在需要民力之處甚多,朕想要在第一個五年就看到那般成效。”
“郡侯,往年,朕于你所言子嗣之事,你多推辭,而今三子在旁,如何”
對于馳道,始皇帝嬴政很是關注。
有馳道的存在,將來巡視諸夏各地,就會相當的便利,暫時來看是耗費了頗多民力、物力。
可他日就會省卻很多力量。
尤其馳道貫通,大秦一體,諸郡之地,可以更好的給于掌控,那也是更為重要之事。
更別說,有了護國學宮那邊的水石,馳道的修筑速度提高一倍不止,說著,嬴政話題一轉,落在三個新生的族內小家伙身上。
作為族長
族內的子嗣生息繁衍也是自己的責任。
郡侯先前一直在這方面不上心,而今一下子來了三個小家伙,想來會有別樣感受。
“萬物有序,陰陽并作,血脈延續,也是道的一部分。”
“寧兒他們很好”
周清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