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公嘆然道。
春秋歲月,諸子百家并起。
五十年來,諸子百家逐步衰弱,昔年,齊國臨淄稷下學宮乃是諸子百家繁盛的一個標志。
而最近的一次爭鳴論道,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最后一次論道,還是道家玄清子所為,那一次算是諸子百家最后的余光了。
現在,秦國一天下,一切都變。
諸子百家更為凋零。
原本就是小家的存在,現在怕是都快要斷絕傳承了。
原本是大家的存在,更為受到秦國的打擊,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法道統轄秩序,無更多道理留存。
墨家,遭劫此事,也是陰陽五行的變化之一。
“萬事乾坤,都處于不住的變化。”
“強盛”
“衰弱”
“皆此理,墨家的確當變。”
“是所謂,變則通,通則達,達者,兼濟天下,儒家之語,也是此理。”
“真道宗雖非人宗,卻也是人宗的道理。”
逍遙子在旁,輕輕頷首。
南公之言,正是那般道理。
墨家需要變。
只有變才能活下來,墨家近年來的遭遇表明,它的一些道理已經不合如今之世了。
需要變。
至于如何變
那就不是自己知道得了。
“變則通”
“通則達”
“高漸離似是有些明悟,墨家兼愛非攻,明鬼天志,如若墨家如逍遙先生真道宗那般如何”
高漸離喃喃低語。
墨家的確當變。
變
千百年來。
諸國在變。
百家在變。
數百年來,墨家其實有了不少變化,許多道理同子墨子當初并不一樣,可核心本源還是那般。
真道宗
是逍遙先生現在所創的宗門,非人宗,卻有人宗的道理,存于諸夏間,并沒有什么侵擾。
“具體如何變,在于你”
“逍遙子的真道宗可用,卻又和墨家不一樣,道家的道理同諸子百家不同。”
“人宗入世修行,保性全真,進而超脫道理,身融萬物。”
“墨家,是一直在塵世之中的。”
楚南公沒有斷語,直接建言。
自己可以給出建議,卻不會為墨家做出抉擇,墨家和人宗不一樣的,和農家也不一樣的。
農家的數十萬弟子歸于田畝,乃是本源之事。
而墨家呢
則需要好好思量。
“天下皆白”
“唯我獨黑”
“非攻墨門”
“兼愛平生”
“此事高漸離歸于陸豐,會和其余墨家弟子好生商量,眼下墨家的確無太大的生死之憂。”
高漸離剛有些明證的心間,再次陷入迷茫。
似懂非懂。
似明非明。
墨家的路在何方
看來歸去之后,需要好好找盜跖、大鐵錘、班大師他們商量商量,希望可以拿出一個安穩的結果。
“天明公子,其實非常適合為你們墨家的巨子。”
“他對于墨家有恩。”
“他的母親亦是如此。”
“還有燕國上卿韓申,刺秦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