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之地,咸陽都城,始皇帝陛下腳下之地,法道貫徹,一應諸般,都要合乎法道和禮儀的。
尤其一些文書往來,也是需要極力斟酌的。
此刻,便是需要一位精通此道之人,有些時候,微不足道的小錯誤可能會引起別樣的風波。
倒是這二人都和那個劉季有些關系,而他卻不入公子麾下,不知其人其心如何
以自己閱人之光,劉季此人當有別的圖謀,難知具體為何
“安平君”
“安平君”
盧綰、劉交再次深深一禮。
“哈哈,請起”
“既是蕭何所薦,你二人當有不俗,接下來可與本君好好一論。”
扶蘇對著二人點點頭,蕭何有心了。
盧綰
劉交
想來是有些才學的,接下來有的是時間給于論證,二人之中,劉交拜師于儒家荀夫子門下浮丘伯。
這就有趣了。
按照父皇所言,待自己大婚之后,便是要先行前往齊魯之地,以為梳理上下秩序,為東巡鋪路。
那時,少不了和儒家打交道。
偏生這個時候,蕭何引薦了一位儒家之人
這蕭何自然不是儒家的,那就是儒家率先有了動作,憑借一些關系,聯系上蕭何,進獻此人。
可能性極大
原本還以為咸陽這里的一些儒家人會和自己有些交集的,端量了劉交一眼,近三十的年歲,朗目疏眉,文雅之氣橫生。
“隨本君偏廳品茶閑聊。”
“同本君說一說泗水郡的后續之事。”
“本侯已經吩咐人去天然居訂水陸珍饈了,到時,當暢飲。”
再次一觀八人,扶蘇心悅,抬手一指,當先一步在前,領著蕭何等前往廳側。
這里過于正式,顯得有些拘束。
那里更好言談。
“天然居”
“咸陽之內天然居,安平君,我等入咸陽以來,所商議的一件大事便是一起前往那里品嘗佳肴。”
“想不到,安平君已然當先。”
曹參跟隨前往,不住笑道。
“咸陽天然居,諸夏最美味之地。”
夏侯霸更是期待嘆語,希冀之意言表。
其余人相視一眼,也是大笑。
“天然居,的確美味。”
“而今關中、諸夏許多吃食都有受其影響。”
“比如一開始從天然居流出來的饅頭、豆腐之物,多年來,已經大行于世。”
“還有對于江南谷物的嶄新食用之法,皆有其妙。”
“你等前來咸陽,不缺時間一一品味,哈哈,就是那里的東西可不便宜。”
穿過廳內側門,行過一條小小的走道,便是入一處稍小卻更為精致的房間,那里已經有侍女行走了。
提及天然居,扶蘇也是不住稱贊。
天然居之功很大。
比起商賈之道,更是將諸夏飲食譜系給于擴充、優化,一二十年前,咸陽關中老秦人所食用之物,同如今所食用之物,迥異不同。
那個白云一樣的大饅頭,自己最喜歡了,每一餐都要吃一兩個,以前,老秦人吃的鍋盔比較多。
還有老秦人的名菜肥羊燉
如今,吃那道菜的自然也有,多為軍中急行、商賈遠行途中所食用,然而,關于羊肉的做法越來越多了。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