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
“云中之書錄文字”
“此物便是你所察覺的天宗山川水澤風云之根”
“這些文字有些熟悉,有些像天干地支之計數,先前白玉板上不好識別。”
“如今觀其脈絡,有些熟悉。”
赤松子亦是眸生亮光,凝視白玉板上方的紫色云霧,那里面正有道道奇異紋理蜿蜒而動。
白玉板上的一枚枚文字便是從上面化出。
筆畫上不為繁瑣,大致識得,起碼從那些脈絡的演變可以簡單知曉為何選中那枚文字
“風無形”
“云無相”
“風云的脈絡居于天地間,而這塊白玉板可以將風云之力定住,且不住給于梳理。”
“它定住的不僅僅風云虛空之力。”
“更有合道歸元的道理,將那般歸元的道理定住真空,使之數百年來一直居于此地。”
“風云矗立于此,上映日月星,下映精氣神,乾坤歸元,八荒納入一隅,山川水脈在這束風云道韻下調和”
“這塊白玉板的秘密藏在這些文字身上。”
“它此刻的演變在詮釋其中秘密”
“倉頡造字,二十八枚文字之源。”
“鳥蟲文字,世所傳聞,乃是倉頡觀天地萬物萬靈,取其形體,化作鳥蟲文字。”
“是以,許多文字一枚枚看起來都可清晰認識。”
“后來的篆文演變都有以其為本源。”
“如今大秦的制式文字取其形體,更是取其意蘊。”
“這二十八枚文字若是依從白玉板的異象,當非從天地萬物萬靈中來,而是云霧的紋理化出”
“云紋篆書”
“風云本無相,有人從變換萬千的風云軌跡中取得一定痕跡,化作文字”
“道德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又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云紋篆書”
“云紋道書”
“難道有人想要將許多道理強行以文字具象化真正的呈現出來”
“那般境界連祖師都做不到,倉頡”
“他也做不到”
“風云之象”
“無形無相,有形有相,取其一,歸其元,定其序,化其形,這二十八枚文字同倉頡后來的鳥蟲文字不同”
“加了一些東西,融入了風云道理”
“倉頡的修行”
“以文字演化修行”
“”
面前的那團紫色云霧還在不斷演化云紋篆書,將白玉板上的二十八枚文字一一化出。
的確可以大致識別出來。
二十八枚文字所指是一件盛事,前面四個字,很像鳥蟲文字中的戊己甲乙,起碼從云紋篆書的演變角度來看。
是那個意思。
或許是上古歲月,倉頡那時候的計時規則。
后面則是居首共友四個字,是兩方或者幾方之人匯聚一處,聯盟起來,成為朋友
再后面的四個字所止列世
其意,便是將那件事記錄下來,后面的十六個文字,大致就是式氣光名,左互從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如果對照鳥蟲文字意蘊不錯的情況下,是那二十八枚文字。
通體大意,還是一件部落聯盟的歡喜盛事
非修行真法口訣。
也非記載什么隱秘之事。
就是那樣的二十八枚文字
紫色云霧中的文字演化還在繼續,就是隨著白玉板內的本源之力不住消耗,變得稍微淺淡許多。
感此。
屈指一點,又是一束合道萬物的本源之力沒入白玉板,悠悠然,云霧再次升騰盛大異象。
繼續演化那二十八枚文字。
三術運轉,紫眸隱現,眾妙之門催動,念頭通達,不住將一種種可能化生著,低語喃喃。
似有所得。
又差了一些。
那種感覺很是難受。
“師弟,如何”
赤松子是沒有看出什么。
那二十八枚文字,自己也琢磨了一下,沒有特別的意思,估計特別之處就是在白玉板。
因白玉板的存在,那束風云之氣才如此玄妙。
“感覺抓住了什么,又似乎差了一點什么。”
周清微微的舒緩一口氣,將視線從那團紫色云霧移開,看向師兄赤松子,師兄倒是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