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已經成婚了,也長大了,一些路也該我親自走下去。”
“還有叔父留在我身邊的那些護衛,也調走了兩位,叔父之意更可知曉。”
“叔父于我這般,當是坐觀本君行事,他接下來不會助力本君太多,而咸陽宮的其余公子,應當也是一樣。”
“叔父更不會插手。”
“麗夫人”
“當年的事情,我也了解一些,按理說麗夫人是不喜叔父的,記得最初那幾年,麗夫人的確不喜叔父。”
“后來。”
“后來的事情變了。”
“帝國之內,能夠對父皇之意有很大影響的,叔父絕對是首位的,公子高根據一些消息,一些事情不一樣了。”
此處火爐綻放暖意的偏廳,并無外人在,全部在外面。
迎著蕭何的狐疑不解目光,扶蘇微微一笑,而后起身,踱步桉邊,蕭何見狀,亦是起身。
大婚
以后自己就要一個人當先走下去了。
而且,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
有些麻煩還是可以預料的。
叔父當年說過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為長遠所謀,需要此刻就有所動。
帝國分朝野。
是以,朝野皆有力。
在朝,以咸陽為核心,大秦諸多郡縣分列,而后鄉里,上下層級分明,那就是帝國的新秩序。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在野,就稍微混亂許多。
然而,許多力量卻不能夠給于忽視,尤其還是當下父皇東巡之故,便是為了處理郡縣朝野之事。
自己先一步前往齊魯,亦是為此。
行百里者半九十
那句話,蒙恬將軍經常和自己說,一場戰事,固然前期勢如破竹的大破敵軍,可不到最后一刻,勝負未可知。
不到最后一刻,不能夠掉以輕心。
不能夠忘乎所以。
數百年前,晉陽之戰,智伯瑤本覺一切事情盡在掌握之中,結果呢自己的頭顱被趙襄子做成了酒杯
父皇暫時不會立下儲君
然一位位公子的所作所為父皇定然都看在眼中,會有知曉,那也是自己對蕭何那般抉擇的緣故。
“公子之事,緊要”
“公子,在下之擔心是田言此人心思極深,在下和她相見也有多面,每一次皆如此。”
“六堂紛爭,最開始誰都不看好的田言站在最后,把握農家一半力量。”
“至于蒼璩在下有理由相信,那是田言故意為之,因蒼璩的存在,許多麻煩都落在蒼璩身上。”
“農家死了許多人,田言站到最后,可見其人手段。”
“而近月來,田言在咸陽似乎沒有什么動作,似是有些奇怪,公子若是帶她一處前往齊魯,無異于游魚入海。”
“更難掌控和駕馭。”
“始皇帝陛下東巡緊要,果然出了一些差錯,得不償失。”
扶蘇公子之語,蕭何明白。
早早明白。
而自己選擇了扶蘇公子,也會陪著公子一塊走下去,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所以,需要更加的謹慎。
不求事事穩妥,但求將一些不穩定外在之力降低至最少,而田言便是那個不穩定因素。
換言之,她很有可能造成別樣的危險之事。
公子也說了,如今武真郡侯超然物外,不會理會咸陽諸位公子之事,而麗夫人卻又對武真郡侯有拉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