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可以完美駕馭,湖泊千萬年都可清新。”
“帝國!”
“也是那樣的道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軍功爵在秦國大興,帝國出現的得力之人越來越多,秦國自然越來越強。”
“軍功爵也將一些不為有力的勛貴之人壓制,他們難以有力。”
“百多年來,秦得以強大!”
“山東諸國,尤其是楚國,數百年來,國內的老世族把持一切,一些才學才能之士進不去。”
“那些世族卻越來越多。”
“其力自然弱小。”
“故而,無論何時,軍功爵這樣的制式……都是可取的,無功不授爵,無功不授祿!”
“比起來,五等爵仿佛什么都不是。”
“但!”
“它又是絕對避免不了的一道制式。”
“軍功爵造就的高爵勛貴之人,他們不會甘心生死得來的富貴,不能傳下去。”
“還有王族之人。”
“血脈里流淌的鮮血……非尋常人可比,心中自有一股尊貴的傳承,而帝國的傳承……需要王族之人。”
“若是將王族納入軍功爵之中,許多事情都難料,也會平添許多變數和麻煩。”
“天子至尊之位,王族的公子沒有誰不想要的,只要有機會,肯定都想要有作為,希望爭一爭。”
“倘若一位位公子入諸郡之中,權勢的爭斗……會比戰場更為殘酷。”
“倘若一位位公子入軍中,危險,會更大。”
“……”
“權衡之,軍功爵其實不適合王族!”
“而王族也需要一道挑選才學才能后輩的制式,五等爵……就很適合!”
“不過,需要將五等爵稍稍變通一下。”
“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公爵最為尊貴,侯爵次之,伯爵更次之,子爵、男爵最次之!”
“王族的血脈子弟,如若依從五等爵,如若從陛下所出,一位位公子降生之后,可賜予子爵!”
“如若從玄清這等小宗血脈所出,一位位子嗣降生后,可賜予男爵的爵位!”
“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大周天子,為王爵!”
“而今,帝國立下,陛下為天子,更甚王爵!”
“若可,還能將王爵落于五等爵之上。”
“化作王爵、公侯伯子男這六等爵位。”
“王爵尊貴,可立下規矩,非天子大宗血脈公子,王族血脈最高只有公爵。”
“天子大宗血脈公子,若有卓越功勞和才能,可入王爵,封授王爵,以為尊貴。”
“以顯同二十等軍功爵的差別。”
“……”
“此外,三代所傳的五等爵,皆世襲罔替,這不符合流水不腐的道理。”
“五等爵下,不可世襲罔替,除非有擎天之功。”
“否則,血脈之下,若無功勞,一代代降爵傳承。”
“如陛下的公子,果然一生無功勞,那位公子一生都是子爵,生的孩子可為男爵。”
“如若男爵之時,還沒有功勞才能,男爵之后,則跌出五等爵,失去榮耀和地位。”
“倘若男爵之時于帝國有功,則可依功晉爵!”
“對于王族的穩定和傳承,有不小助力。”
“……”
“軍功爵!”
“今時的帝國之內,軍功爵泛濫,爵位眾多,平均下來,十個人中就有一兩個爵位。”
“爵位多了,也就不為尊貴了。”
“帝國立下,戰事不顯,軍功爵新人……難有。”
“此時,也正是將二十等軍功爵稍稍變化之時。”
“軍功爵不可取消,卻可給于精進!”
“給于慢慢改變!”
“帝國之內的軍功爵之人太多,占據的土地也會越來越多。”
“若可,接下來擇一二良機,可以將二十等爵的一些爵位大封之,虛其爵位。”
“同時,將一些爵位優重之。”
“時間長了。”
“二十等爵就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