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聶拱手一禮。
昌平君,昔年咸陽的時候,彼此也算朋友,時而也有相聊,后來自己坐鎮齊魯之后,漸漸就少了。
再后來!
便是有了那般事。
他的抉擇,有些突然,有些必然,有些遺憾,有些……,的確過去了,都已經十多年過去了。
帝國一天下,也已經十年有余了。
昌平君也去了十多年。
他的陵寢之地,當年就有去過,陛下專門派人修建的,在楚國王族的陵寢之地。
規格很大。
楚國淪亡,許多人都走了,那里被破壞了許多,陛下還專門將一些人遷移過去,看護那里。
近些年,每每路過附近,便是前往走一走。
“韓非先生,當年也是差不多的抉擇。”
“昌平君,也是那般的抉擇。”
“皆為朕的遺憾。”
“韓非先生,昔年新鄭一敘,開朕眼界,今日若有他在朕身邊,帝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變化。”
“數月之后,朕下江南巡視,歸來……當前往洛邑北邙。”
“朕……,朕近來多有想著過往的一些事情。”
“忍不住想起過往的一些事情。”
“當年,朕在野王之地,百家有襲擊,麗兒你們好像也在其中,朕……那個時候還不大。”
“一晃過去這么快。”
“朕……年近五十,雖不想要承認,有些老了。”
“老了!”
“……”
嬴政把玩手中的酒樽,昌平君的陵寢……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大礙,想著昌平君,又想起當年的一位故人。
韓非!
韓非先生。
他的《韓非子》,至今……每一個篇章,都能輕易誦讀,倒背如流也非不能夠。
于帝國立下,于帝國諸般國策,裨益良多。
韓非先生。
當年入秦,卻不助力秦國,希望韓國有喘息機會,希望韓國可以重新壯大,希望韓國可以崛起。
韓國!
它的淪亡,是咎由自取。
法道三脈,韓國盛行當年申不害留下的術制,權術在手,駕馭群臣,統御家國。
然!
申不害當年變法強韓,并非拋棄法家其余精要。
韓王安!
他將韓國拖向最后的淪亡之日。
韓非先生當年若是愿意助力秦國,韓國不會淪亡的,會保留宗廟傳承,會一直傳下去的。
韓非先生。
沒有應下。
那是他的性子,他也的確不會應下。
韓非先生,最后……,最后……去了。
時間更久了。
呂不韋、嫪毐他們。
華陽祖太后她們。
還有母后她們。
還有楚夫人她們。
還有……。
更多的人。
老了。
記得咸陽宮內翻閱過一本書,一個人如果老了,就容易經常想起當年的一些事情。
自己!
是這樣了?
自己都快五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