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周歲月的模樣。”
“號曰辰國,一個個部族各有所為。”
“箕子朝鮮以南,太蠻荒,地形也太復雜,多山地,平坦之地多在最南方臨近海域的一些地方。”
“那些……不太容易成為我等的停留之地。”
“卻也可以將辰國一些部族剿滅,暫時作為停留之地,以待接下來的諸夏局勢。”
“若秦軍要跟來,那么,他們需要付出更大代價!”
“我等只需要將箕子朝鮮的人手、財貨盡可能收攏,便可南下辰國。”
“箕子朝鮮之地,秦國就算占據,也不會有太強的力量,待諸夏有動,我等也可隨時回去。”
“……”
“此為兩法,一者強戰,一者避戰!”
年輕人沉思十多個呼吸,迎著一道道看過來的目光,自軟厚的蒲團起身,行至丈許開外的一面屏風前。
那里懸掛著一份羊皮輿圖,觀其密密麻麻的線條痕跡,可以稱得上詳盡。
抬手指著箕子朝鮮所在之地,語落所謀之策。
嬴政要派人抹去箕子朝鮮,定然非尋常之力,最好的法子便是以雷霆之勢將箕子朝鮮剿滅。
若然在箕子朝鮮拖延許久,后勤糧草輜重的供給會成為不小的壓力,而且……戰線太長。
最好的戰法,就是速戰速決。
果然可以將戰局僵持住,機會就來了,僵持的時間越長,機會就越大,扭轉強弱之局,戰而勝之……也非不可能。
唯有,那樣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如果不強戰,還有一法……就是避戰,在箕子朝鮮以南,還有一處不小的廣袤之地,
算起來,不比箕子朝鮮小,千百年來太過于蠻荒,就如楚國以前的江南、嶺南一樣。
那里地形復雜,山地占據八成以上,平原之地也有,多匯聚于最南方的海域邊緣。
秦國在齊魯外海有水師之力,平坦之地就不用想了,真要在平原平坦之地落下根基。
那個后果,不好。
唯有前往蠻荒密林山地區域,從頭開始,如最初的箕子朝鮮一樣,或許,起步比箕子朝鮮還要艱難。
從地形而觀。
秦國水師之力,可以輕而易舉到達辰國邊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時不時來一次攻擊,非好。
眼下而觀,卻是一個避戰的退居之地。
保存人手和實力,以待良機,未必沒有可能。
“強戰!”
“避戰!”
“我所想大體也是如此,范先生,你說呢?”
項梁輕捋頷下短須,微微頷首。
戰事未動,需有所謀。
秦國要抹去箕子朝鮮,而他們如今在箕子朝鮮,自然要有抉擇,只是……是戰還是退?
不好說。
羽兒所言,已經很是詳盡了。
兩種法子都可為。
“無論是強戰,還是避戰,單單咱們做決斷不足夠。”
“強戰之法,會損耗這些年好不容易積蓄的人力、財力,甚至于諸夏間都會損耗許多。”
“避戰,以南前往辰國之地,相當于重新開始,而秦國之力占據箕子朝鮮,將來……再有攻伐,當退無可退。”
“此事。”
“需要看一看箕子朝鮮其他人的抉擇如何!”
“倘若他們那些人都選擇強戰,則……我等選擇避戰也不能夠。”
“倘若他們都屬意不同秦國交手,有其它的選擇,我等強戰……也不是好的選擇。”
“咸陽的消息,我等可以收到,他們也可以收到。”
“想來再有不久,就會有一些人前來商談此事了。”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法子,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