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別的緣故?
“公子是說紫語?”
“紫語不在關中,而是在災情之初,前往關外一些地方了,隨同邵廣晴他們一些儒家之人前往關外了。”
“儒家三位當家在關中,另外一些地方也需要儒家核心弟子坐鎮。”
“是以,此行咸陽,沒有相見紫語,書信往來有兩封,并未提及要事。”
白芊紅秀首輕搖,公子所言,自己明白。
儒家!
蓋聶為一些儒家弟子求情,可見儒家出了一些緊要之事,都有人求到蓋聶身上了。
自己。
妹妹紫語為邵廣晴的妻子,邵廣晴是儒家核心弟子,他人現在不在關中,也許知道一些事情,也許不知道。
大可能是知道的。
那些人沒有拜托邵廣晴和紫語,想來……一些事情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自己的顏面,郡侯的顏面。
非尋常事可用。
他們應該知道。
“儒家!”
“諸子百家,農墨兩家那般結局,以至于有很多人對儒家的選擇不滿。”
“覺儒家背棄諸子百家,覺儒家之人是賣主求榮之輩,這一次關中災情,一些人希望將儒家拖下來。”
“……”
紀嫣然旁側一語。
山東之地的許多事情,自己都是了解,都是知道的。
諸子百家本身的道理是諸夏的,是昊天的,因諸子百家內的人不一樣,山東諸地之人覺諸子百家都是屬于山東的。
而非屬于秦國!
更不屬于如今的秦國!
儒家做出那樣的選擇,固然是儒家的選擇,也是儒家內部諸人的選擇,那些人本是山東之人,卻投誠于秦國。
這等作為……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在儒家尚未將根本之地挪移的時候,一些在外的儒家弟子就有遇到危險,被殺害,被威脅……。
如今。
關中災情,對一些人而言,是一個更好的機會。
當初做出那樣的決定,是伏念那些人所為,也可以遇見,若可……他們這一次絕對會將伏念那些儒家核心之人拉下來的。
一些儒家弟子遭殃,就是先兆了。
“儒家!”
“對儒家也是一次機會。”
“這次的事情若可過去,儒家會有好處的。”
儒家不會那么脆弱的,伏念他們也非尋常人,這一次……儒家應該會付出一些代價。
損傷本源的代價?
不好說。
那些,自己也就稍稍關注一些,于自己,并不入心。
“大家有大家的艱難。”
“小家有小家的好處。”
“智者一脈傳承這些年來,好在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
“帝國之下,也不太允許一些大家的出現。”
“除非是亂世,而亂世終究不會長期存在,但有安平之時,對于大家就是極大的威脅。”
“儒家!”
“始皇帝陛下這一次估計也有意削弱儒家,讓儒家的力量不再那般強大。”
“只是,儒家和別的百家不太一樣。”
“儒家讀書人居多,若是有心,兩大學宮都會進入不少,諸郡之地,也需要不少的讀書人為用。”
“儒家!”
“法家!”
“……”
“始皇帝陛下行法道,百家之道皆在其中,這種統御之道非先前諸國任何一位君王可比。”
“以前不曾存在,以后……難料!”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