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如今的秦軍爭鋒,傷敵一百,自損一千?
如今的箕子朝鮮局勢,怎么看都不值得投入太大力量,箕子朝鮮的人也該早早做打算,保存力量為上。
現在不是上好的機會同秦軍爭鋒。
保存力量,以待良機。
那才是正道。
現在就同秦軍爭鋒,只會白白損耗那些力量,反正,那些人讓農家派遣更多的得力之力前往,純屬想多了。
“諸位兄弟都說說!”
隨那道激昂的聲音徐緩落下,最初的響亮之音再起。
“趙宰所言,我覺……有些道理。”
“只不過,趙宰你對于秦國秦軍是否太畏懼了?”
“王賁耀兵山東諸郡之地,固然威風凜凜,但……他敢輕易動兵?這十多年來,嬴政之所以不對咱們斬盡殺絕,是因為沒有那個力量?”
“不!”
“還是擔心咱們會擾亂秦國在山東諸地的統御。”
“嬴政將諸國都滅掉了,會在意百家?會在意諸國淪亡之人?不會在意!”
“根本不會在意!”
“他在意的只有天下,只有諸郡之地。”
“在意的是諸郡之地長久安穩,果然對百家和諸國殘余之人斬盡殺絕,山東諸地會安穩?”
“是以,嬴政這些年來從不主動對咱們動手。”
“這一次!”
“我覺……還是那般。”
“就如先前咱們去臨淄一趟,那位才智之人所言,秦國雖占據山東諸地,卻也只是占據山東諸地。”
“并未將山東諸地同秦國故土諸郡之地一樣徹底徹底的管轄。”
“十余年來,也只是有一點點用。”
“還是沒有將山東諸郡納入秦國的掌管,除非再有一二十年,才有可能。”
“所以,那也是咱們的機會。”
“是許多人的機會。”
“這一次……嬴政要對箕子朝鮮下手,我以為……區區箕子朝鮮根本不入嬴政的心思。”
“若非這一次關中生亂,連那位最為受寵的陽滋公主都受重傷了,嬴政也不會生出那般心思。”
“縱如此,我還是覺箕子朝鮮不入嬴政的心思。”
“山東諸郡之地,才是嬴政的入目之地。”
“故而!”
“箕子朝鮮的一些朋友所言,派遣更多的得力之人前往那里,其實……方向就錯了。”
“與其將人手派往箕子朝鮮,還不如將人手啟用,落于山東諸郡。”
“百多年前,魏國和趙國爭鋒,齊國鬼谷弟子孫臏有圍魏救趙一策,咱們也可用之。”
“只需要在山東諸郡有極大的動靜,迫使嬴政不能夠將更多力量落在箕子朝鮮,或許,箕子朝鮮還有生機。”
“但!”
“那般動作,單憑咱們不足夠,論及對于那些地方的手段,他們才是謀劃許久的。”
“這一次要救箕子朝鮮,咱們想要出很大的力量,也起不來太大作用。”
“……”
相隨。
又是一語流出,較先前那位言語激昂的男子聲音,相對平靜、有序、細論許多。
“這……,你們一個說不要派出太多人。”
“一些又說可以派出一些人,不要去箕子朝鮮。”
“……”
“你們說的,聽著好像都有道理。”
“唉。”
“我意……箕子朝鮮還是要派不少人的,但趙宰你們剛才所言,也都有道理。”
“我又有些說不好了。”
“魏旭你說的嬴政不在意箕子朝鮮,我覺亦有些道理,可……王賁調動數十萬大軍,說不定就等著山東諸郡有事。”
“而后,快速給于平定。”
“這……,當初諸國都沒有擋住秦軍,諸郡之力,更弱了一些,我覺……難為。”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