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那個項燕不識趣。
項氏一族太心急了!
……
罷了,不想那些了,不想那些了,如身邊的老弟所言,接下來還是想一想該如何吃的好一些,該如何回到諸夏!
……
……
“島夷之地!”
“那處地方,我在一些典籍上看到過關于它的記載,不為多,有傳是海外仙山之地。”
“從陰陽家東行海域的動作而觀,島夷明顯不是仙山之地。”
“這幅輿圖,從簡略的消息來看,那處地域的大小不如箕子朝鮮,其余一切……都要超出不少。”
“相較于咱們先前所想的滇郡、安南、象郡外檄……,要好上一些。”
“相聚諸夏之地,最近的地方只有三五百里,江南諸郡,從他們這些年的策略而觀,并無兵戈之事。”
“生養為首,壯大江南諸郡的根基之力為先。”
“否則,象郡外檄那些地方,早就有兵事出現了。”
“是以,短時間內,五年乃至于十年之內,起碼在那位武真郡侯仍總管督轄江南事的期間,島夷之地是安穩的。”
“島夷!”
“那處地方,我等先前還真沒有注意,那位天明少俠……有心了,有心了。”
“可惜,可惜了!”
“如若他可以成為墨家的巨子,他可以跟著少羽你……,嗯,人各有志,不可勉強!”
“島夷之地,目下而觀,還沒有什么人注意到那里,若可……我等占據先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辰國部族以南,臨近海域的一處幽谷所在,春風春日之下,不為森寒,不為炎熱,多為舒適。
相對于箕子朝鮮,難得之日。
簡單的木屋陳列,從木料的痕跡來看,明顯都是近日打造而成的,因時間之故,地面都沒有很好的進行修整。
手持一份大體觀之相近的輿圖,著深藍色樸素衣裳的老者不住頷首,輕捋頷下白須,時而驚訝,時而鎮定,時而惋惜,時而沉著。
島夷之地。
論來,并不在他們先前的選擇之中,非地方不好,而是根本就沒有想到那處地方。
連島夷的名字,數十年來,都基本上沒有提及過,非羽兒從陸豐歸來所言,更無所知。
聽羽兒將島夷的情形大致說道著,心中有數許多。
少羽是親自勘察過的,是以,不需要懷疑個中真假之事,幾個地方擺在一處,優劣也就出現了。
“島夷之地。”
“距離閩中郡不是很遠,距離會稽郡,想來也非很遠。”
“……”
旁邊傳來一道喜意之音。
項氏一族的根基之地,就在江水下游,在會稽郡最多,而會稽郡以南就是閩中郡。
如若他們可以前往島夷之地,那么,從島夷歸于會稽郡也會方便許多,從會稽郡前往島夷也是方便。
甚至于許多事情更顯便利。
安南太遠了,從會稽郡前往,直接縱貫整個江南諸郡之地了,象郡外檄之地,亦是一樣。
滇郡!
地廣人稀,江南諸郡也是一處適合前往之地,那里……地處江南西南之地,而會稽郡則是在江南東北之處。
彼此遙遙相對。
無論哪一個地方,都是相聚一兩千里的。
從路程而觀,那處島夷之地,無疑占優。
少羽剛才也說了,島夷之地適合耕種的平坦之地不少,引入江南的谷物,吃食是不缺的。
也有一些礦藏之地。
天候也是極好的。
……
諸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