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明亮的中軍大帳內,少年人身上匯聚許多目光。
“不錯,不錯!”
“有理。”
“寧兒,你方才之言偏向于攻打剿滅。”
“既然兩法都可。”
“另外之法,有何好處?”
“……”
嬴政輕捋頷下灰黑中泛著一絲絲白意的須發,郡侯當年少年之身,就多聰慧,軍國機要,多有明耀間接。
寧兒。
雖遜色當年的郡侯一些,然資質明秀,天性聰穎,許多事,一點就通,很喜歡看書,這是一個好習慣。
更難得,不為優柔寡斷。
這是罕見的性子。
決斷。
是最為艱難的。
寧兒,這孩子很好。
教導好了,將來……必成王族肱骨支柱之人,必成帝國輔政之人,猶如當年的智囊樗里疾一般。
郡侯這一點……就太喜歡偷懶了。
若非十年前的強留,也無眼下的江南諸郡盛況了。
“……”
“陛下,另外之法,收攏力量,不為理會辰國部族的那些人。”
“那些人不為大患,只消中原諸郡和齊魯等地貫入秦法,時日長了,那些人的力量自會越來越弱。”
“也如大田令剛才所言,在戶籍民冊之事上,給于嚴格把控,那么,許多人想要隱入諸夏,也為難事。”
“帝國今歲還要其余要事,謹慎一些總歸無錯的。”
“兵戈之事,畢竟非同小可。”
“生死之力,關乎的民數甚多,性命不為小事!”
少年人一禮,將守成之法落下。
道家的修行,萬物如一,天地一般,人事之道,生死為大,帝國精銳之人若有傷亡,相連的背后之人非小。
“哈哈哈,不錯,不錯!”
“論來,兩法大體如此。”
“既如此,寧兒,你意……兩者取哪一種?”
“……”
嬴政贊譽,少年人……能夠想到這些,能夠說道那些,已經不易,已經難得。
“……”
聞聲,李斯有覺,更為奇特的目光看向少年人,鄭國等人相視一眼,沒有多言,靜待少年人回應。
“一柄劍出鞘了,沒有沾血而歸,威德有缺!”
“陛下,我……更屬意前者!”
“……”
少年人深深一禮。
“哈哈哈,好!”
“好!”
“帝國懷柔山東諸郡多年,那些人漸漸忘卻帝國當年的鐵血強勢,忘記了帝國銳士的鋒芒。”
“箕子朝鮮,他們以為逃離了就可以避過?”
“那么,他們想錯了。”
“李斯,擬旨!”
“如昌南君剛才所言,箕子朝鮮之地的兵士稍作準備,葉騰主持大局,趙佗等人率兵攻入辰國部族!”
“時間!”
“定為兩個月,兩個月的時間,如若提前將那些人全部剿滅,算他們的功勞!”
“兩個月未能徹底剿滅,則是那些人命大。”
“此外,再擬定旨意,落于山東諸郡,即日起,要對麾下城池、鄉里、偏遠之地的民冊收緊。”
“有司也會不定期對民冊給于核查、探察,若然有礙,上下一體并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