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之地,或許早晚都會落入秦國只手,但……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里輕松的化入秦國之地。
為烏孫之地著想?
不至于。
只要秦國不能將烏孫之地拿下,那么對匈奴的戰事就不會十分順利,邊境之地就會一直僵持。
那里就會將秦國許多力量分過去。
秦國在山東之地的統御之力就不會增強,起碼不會短時間內急劇增強,那個結果就是好的。
觀一位兄弟持刀狂舞,似乎都要將大地劈開,將箕子朝鮮的那些人全部劈殺,有用?
無用!
一絲絲用處都沒有。
箕子朝鮮的那些人逃走,他們現在過得就會很舒服?接下來就不會被秦國追殺?
“小小的箕子朝鮮,打亂我等先前謀劃,著實……。”
“唉,魏大兄,我等接下來真的要繼續強行穩住烏孫局勢?”
“那些匈奴人的主力被蒙恬牽制,可以調來的力量也不會很多。”
“西域之地,有一些小國有力,更多的一些小國,則是坐視觀望居多。”
“接下來要如何做,一時間也有些想不好了。”
“真的想不好了。”
“……”
又一人嘆語。
烏孫現在的局勢,其實是不太妙的。
秦國調遣來的力量略有一些超出預期,而他們現在所能調來的諸般力量,尚未全部到位。
那些匈奴人雖有擔心烏孫局勢,卻不愿意派來太多力量,怕長城一地的蒙恬突然率軍北上。
西域之地,也有一些小國助力,那些力量?
要說有吧,的確有一些。
要說有用吧,也不能說沒用,實在是……雞肋一樣的助力,甚至于他們還要反過來付出許多。
甚至于都有感覺,那些人根本靠不住,真遇到麻煩和危險,絕對跑的別誰都要快。
“如何為之?”
“盡力而為!”
“首要,接下來還是要派人繼續游說勸說烏孫國主!”
“只要他的心堅定,那么,憑借烏孫的兵力,再加上我等的手段,李信想要拿下箕子朝鮮?”
“不會那么容易!”
“烏孫可以堅持,那么,匈奴也會自然而然的增派人手。”
“……”
烏孫非他們的,對抗秦國的主力,還是要落在烏孫身上,因商道的緣故,烏孫之國多富裕。
維持一支數萬人的精銳大軍是絕對的支撐之力,真要竭力對抗秦國,抽調出來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也是不難。
那才是主要的力量。
烏孫國主的心思很重要。
近些年來,秦國之人在烏孫之地多有出現,也是多游說烏孫之國,希望烏孫之國同秦國的關系更為親近。
匈奴亦是派人入烏孫。
……
諸方一處,反倒令烏孫國主的心思東搖西擺,至今都難以定下,好在……烏孫暫時不會有什么大動作。
沒有大動作。
好,也不好。
都已經和烏孫國主說過了,不對抗秦國,將來等待他的就是淪亡,就是國祚不存。
就和他們在山東的國家一樣。
只要可以抗住秦國的壓力,那么,烏孫會得到許多助力,而且會越來越強大。
和匈奴聯手,和西域的一些小國聯手,足堪應對。
秦國,無論如何,不會派出太強的力量出河西。
烏孫國主……太優柔寡斷了一些。
接下來需要繼續派出得力之人游說烏孫。
“這個烏孫國主……我覺沒有什么繼續勸說的必要了。”
“他擺明了要收好處。”
“覺得我等好像在庇護他身下。”
“我意……將他直接殺掉。”
“扶持一位親近我等的人登位國主之位,那個時候,烏孫之事,就輕松容易了。”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