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子倒是可行,就是……需要速戰速決,需要盡快將事情做好。”
“還要做的不留痕跡。”
“箕子朝鮮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了,我等唯有盡可能將烏孫的局勢撐持下去。”
“唉!”
“箕子朝鮮的現狀但凡好一點點,我等也不至于如此。”
“……”
烏孫國主性情不定,秦國在河西的動作越來越多了,明眼人看著都可以猜出是什么事情。
那個烏孫國主是怎么想的?
難道真想著投降秦國?然后得到富貴?可以長久的富貴下去?想的那么好?
還是說有其它的考量?
……
無論如何,烏孫國主接下來必須同他們站在一條線上,一起對抗秦國,必須竭盡全力。
法子。
還是有的。
烏孫國主所想或許有退路,接下來就要讓他沒有退路,將他的退路全部封死。
“箕子朝鮮的人,都是廢物!”
“別讓老子碰到那些人,否則一刀刀的全部把他們劈了。”
“去烏孫邊地屠滅城池,老子去!”
“老子已經忍不住了,非要殺一些人順順心。”
“……”
先前的一位狂怒暴躁之人再次洪亮之音蕩起。
殺人。
自己喜歡。
現在更加喜歡。
若非距離烏孫邊地有些遠,現在就拎著刀前往了。
“事情既然落定,肯定要盡快解決的。”
“待會就調遣一些人手前往,三日之內,必有結果!”
“十日之內,最遲不能超過半個月,定要讓烏孫國主心思定下,不能繼續眼下形態了。”
“……”
既然一位位兄弟都沒有什么意見,事情就那般定下?
施為起來,也不難。
數年來,烏孫之地,人手還是不少的,還是足夠為用的,希望烏孫國主識時務!
“說起來,箕子朝鮮的根源,還是在于之前的關中災情,那些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去關中生亂。”
“關中,是秦國的根基之地。”
“如若關中那么容易就亂了,秦國早就出事了。”
“秦國也非現在的秦國了。”
“那些身無大謀之人在關中行事,除了死傷很多很多人,一點點用處都沒有。
“死了一些秦人有用?”
“咸陽宮也沒有什么大動靜。”
“除了最開始放了一把火,后面真真是一群婦人所為,扭扭捏捏的,真是想讓人一劍了結他們。”
“……”
“若無關中之事,嬴政他也不會決定對箕子朝鮮有那樣的動靜。”
“都這些年了,那些人真是一點點長進都沒有。”
“真不知道當年是如何活下來的?”
“難道就是貪生怕死活下來的?”
“……”
“嬴政如今應該在江南巡視吧,先前有力量在關中為事,他們接下來不知是否有膽量在江南刺殺嬴政!”
“他們真的有膽子施為,老子還算佩服他們。”
“真要沒什么動靜,真真廢物。”
“……”
“一支支王族之國都已經淪亡十多年了,這些年來,一直對我等吆五喝六的。”
“老子都快忍不了了。”
“……”
箕子朝鮮的事情,令人不快。
在這里還不能夠好好抱怨,那也就太憋屈了。
箕子朝鮮的事情,向前算一算,落在關中之事上,那些人腦子都壞掉了,怎么想到在關中做出亂象的?
那里是嬴政只手就可觸摸的地方,也是秦國力量最強的地方。
結果!
可想而知,好處沒有得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大堆,死傷的人很多很多,因影密衛和羅網的緣故,相連的許多人也被揪出來了。
關中之地落下人手,可是不太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