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熟悉。
思忖記憶。
數息之后,便是有所得。
嬌容頓有驚訝。
是道家先賢列子的道理詮釋,有些內容,還有熟悉之感,公子以前就做過類似的事情。
也是為曉夢梳理道藏助力。
現在。
又來了心思?
“道!”
“就在天地間,修行之,和年歲無關。”
“諸夏間,有許多看似普普通通的人,果然引路之,未必不能做到類似的事情。”
“昔年,祖師游歷天下,常有遇到那樣的人。”
“儒家祖師孔丘,亦是那般。”
“列子的道理,空靈沖虛,自然之道!”
“同祖師的道理,一脈相承,又將其中的虛靈之道發揚光大,沖氣以為和,和則天下利!”
“沖道虛空,道體精微。”
“順性則所之皆適,水火可蹈。”
“忘懷則無幽不照,此其旨也。”
“沖虛之道,變幻無窮,你若能有所悟,化入你的修行,也是一大裨益。”
“……”
周清手上動作不停,含笑一語,于琢磨經文的焰靈看去,道理都是可以隨意觀看的。
能否悟出什么,就看個人了。
道家的先賢不少,每一位都有獨特之道。
無論是誰,道理都是不一樣的。
“列子所言的五太寰宇之道,奴家覺得很有趣!”
“混沌之先,無極也,無數也,冥於氣,形質未相離之先,故曰太易。”
“若太初,則已兆於氣矣,天地開始化生了。”
“若太始,則已分於形矣,更進一步演化了。”
“若太素,則已著於質矣,天地都成型了。”
“若太極,三生萬物就在眼前了。”
“似乎……修行的道理就在其中,合道之前,便是太極陰陽的萬化知道。”
“熔煉元始歸一,便是逆轉太素、太始、太初……,妙,奴家現在踏足的齊天萬物境界,好像就有那般體悟。”
“太初之前,是為太易!”
“無極混沌之道。”
“身融萬物之道。”
“公子,奴家好像能夠看出一些妙處,嘿嘿,奴家這算不算有些進益?以前的時候,奴家可是看的頭大眼花的。”
“云舒,你呢?”
“你可有所得?”
“……”
凝眸于公子已經筆落好的兩張紙上,其上彌漫著一絲絲殘余的道韻,回味其中的一些道理經文。
焰靈姬不自有言。
列御寇的道理不弱的,其人也是一位踏足合道萬物的存在。
以前,自己也參悟過,無所得。
現在!
映照自己的道理,天魔力場與之相對,再次一觀紙張上的經文,還有公子親筆作注的那些。
施施然。
有所得?
真的有所得!
真的可以看出一些妙處,還能夠化入己身,甚至于細細琢磨,還有一些更深、更玄奧的朦朧顯化,等待自己去靜靜感悟。
“哈哈哈,有感悟才是對的。”
“沒有感悟,則顯得你此刻的境界多虛妄了。”
“萬千道理,殊途同歸。”
“列子的道如此,你的天魔力場達到這般境界,自然也有相似之處,那才是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