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恩,自不敢忘。
當日,荀夫子帶著自己前來烏孫,將自己放在館驛門前便是離開了,具體下落不知。
連日來,也有托云山打聽。
城中有儒家弟子興建的學堂之地,授教諸夏文字風華,兼而傳授西域的一些文字、語言。
打聽回來的消息,有令人心喜的。
荀夫子的確在城中停留過。
甚至于,還親自花費大力氣整理關于西域的風華文字,編撰成冊,刻印出來,以為授教。
云山所言,那些學堂很熱鬧,東西往來的商會之人都會派人前往學習,以為便利,免得語言文字不同受騙。
荀夫子近期也在城中出現過。
可是!
云山這些日子打聽回來的消息,荀夫子突然消失不見,是離開了城中?還是短暫辦事?
都非答案!
詢問一些儒家弟子,他們也是不清楚,對于荀夫子的一舉一動,他們也不敢多問。
“蓋先生。”
“荀夫子的消息,還是沒有。”
“我還親自去了一趟儒道學堂,和掌事的人叮囑,若然荀夫子歸來,定要前來知會一聲。”
“此外,每日間,也會派人前往,我若在城中行走,也會前往詢問。”
“奈何,聽掌事所言,荀夫子已經不在學堂十余日了,具體下落,不知道。”
“可能周游四方了。”
“可能在去西域找那些浮屠之人論道了。”
“也可能返回關中了。”
“具體……難知。”
“那位管事……應不敢欺瞞于我。”
“掌事所言,荀夫子突然消失一段時間,不為罕見事,甚至于一次消失數月乃至于一年,都是有的。”
云山略有駐足,轉身搖搖頭。
自己也想要找到那位儒家荀夫子,還親自拜謝他。
蓋先生所言,非荀夫子,他真的回不來了。
而荀夫子,已經不在城中多日了。
“荀夫子。”
“無拘無束的自在之人。”
“看來,只有以后找機會了。”
蓋聶一嘆。
接下來自己就要準備離開這里了,不能親自見荀夫子,多為憾事。
云山所言,荀夫子近二三年,多行走于河西以及西域之地,非如此,當日也不能夠出現在那里。
是自己的運道。
可!
既然是自己的運道,為何不讓自己在西海之地的事情順利?
“蓋先生,以后會有機會的。”
“請!”
云山笑道。
儒家荀夫子的為人,自己還是耳聞不少的。
既然暫時見不到,那就等一等。
那位荀夫子早晚都會回諸夏的,以帝國的力量,肯定能夠很快發現,到時候,蓋先生不就知道了?
是以,不為難!
話語間,已然行至前院雅廳之地。
“城中浮屠的傳道之地,動靜如何?”
蓋聶入內,這里的布局沒有什么大變化,些許陳設嶄新了些,其內隨意踱步,閑聊之。
“異邦浮屠!”
“那些人前來烏孫多年了,行走烏孫各地傳道,消息來看,整個烏孫之地,有不少人都接受那般道理了。”
“就是烏孫王族,也是一樣,也有許多人受用他們的道理。”
“這一點,比起帝國內部的諸子百家道理傳播更為強力一些,儒家也有傳道,看起來不如浮屠。”
“不過,那些人倒是識趣。”
“去歲之時,隨著帝國對烏孫的掌控加強,對轄內諸多勢力也有通告,都要一一安分些。”
“浮屠還親自派人前來,愿意助力。”
“多令人詫異。”
“接下來要定下烏孫大局,浮屠之力,也是一股不可小覷之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