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學宮。”
“有傳中央學宮的藏書閣很是無與倫比,絕堪汗牛充棟、插架萬軸、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乃是匯聚諸夏諸國守藏室的藏書而來。”
“縱然此行所得不大,能夠在其中一觀,也是極好。”
“……”
“哈哈,藏書閣!”
“的確寶藏之地。”
“昔年,稷下學宮還在的時候,里面的藏書之地,也是聞名天下,諸子百家之人多有前往。”
“桑海之地的小圣賢莊,藏書之地,也是不差。”
“咱們神仙家的傳承,最初是比較凌亂的,還是一代代先前前輩融匯而來。”
“諸子百家皆可為用。”
“不只是神仙家,諸子百家皆是一樣。”
“許多道理,在百家之中名稱不同,實則本源無二。”
“這里是咸陽南城,是咸陽城最為繁鬧的區域,行商之人還真是多,還能聽到山東之地一些熟悉的口音。”
“……”
“前輩,這些年來,諸子百家多有一些人入關,可有前輩的故友之人?”
“若有,若得他們的一二助力,或許行事會便利些。”
“……”
“入關!”
“諸子百家的人,當初是多不愿意入關的。”
“現在,確是抽出一些人手入關了。”
“諸子百家的存在,不是因為弟子而存在,而是因為道理而存在。”
“他們若是不入關,說不定以后……就沒有機會了。”
“也就是咱們神仙家略小,沒有被人盯上。”
“至于一些故友,據我所知,入關者,寥寥無幾,儒家倒是有一二故友,只可惜……儒家現在自身都有麻煩。”
“這個時候,勞動他們反而不美。”
“還是先前之思,咱們不著急行事,先住在咸陽,將上下內外之事好好了解了解。”
“……”
“前輩,那里……那里好大的排場,看上去……像是送葬之人。”
“從禮儀上看,非尋常。”
“莫不帝國朝廷重臣?”
“……”
“去看看。”
“排場的確不小,禮儀上……頗為肅然,車馬、儀仗、旌旗……,是貴禮。”
“是貴戚之人。”
“不太像朝廷重臣。”
“……”
二人在城中緩緩行走,匯入往來不絕的人群中,一邊端量著新鮮的咸陽城,一邊言談諸事。
神仙家的事情,無論是否有故友在,還是要依靠神仙家自身的,都是需要神仙家自己去解決的。
儒家有一些朋友。
雖不可麻煩他們,卻可拜訪之,卻可問詢一些事情,于此行當有裨益,馬小友也能相隨見識見識。
不時。
順著馬小友手指的方向,盧敖看將過去。
街道正前方百丈開外,正有一支盛大的行進隊伍,隔著好遠,都能看到,都能窺得一二景象。
耳邊更是可以聽到從那支隊伍飄來的哀聲哀樂,再加上高高揚起的玄黑色幡布,明證是送葬之隊。
一個個身穿素玄衣袍的男子,執紼牽引著盛裝棺槨的靈車,所過之處,道旁之人避退。
從迎風旗幟來看,其上刻印著一枚枚嶄新的秦國制式文字——巴,除了“巴”之外,還有“清”!
……
觀此,無需從四周言談之人所得,盧敖隱有所感其人身份,應該不會猜錯的。
那人,這些年來一直住在咸陽!
“前輩!”
“是……巴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