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落,看向面前的軍將,蒙武微微一笑。
“上將軍,不若……,將此事與接下部署呈報咸陽,于中樞定奪。”
“上將軍南下,欲要形成李信將軍所言東西夾擊之勢,起碼還得一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中樞批下文書。”
“期時,當有所斷。”
此次伐楚,李信將軍乃是領軍主將,將令落下來,他們自是反對不得,然……蒙武將軍為副將,軍中還有軍司馬,可以將戰況回報國府,乃是常例,并無其它。
上傳文書之意,也只是想要中樞落下對策,伐楚……乃是滅國,故而,穩打穩扎乃是極佳之策,無需這般突飛猛進。
短短一個月不到,二十萬大軍便是幾乎四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楚國大司馬項燕手中可是握有數十萬之力的,果然分而擊之,那就是滅頂之災,也不知道李信將軍是如何想的?
難道忽略這一點?
“可!”
“那本將這就寫就文書,傳遞咸陽那邊,一去一回,怕是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
“倒也不長。”
老將蒙武感此,頷首以對,馮劫此策可行。
若然大王決斷一切軍事聽從李信調遣,自當無話可說。
若是中樞言語,穩步推進,則……又當另說,左右并無差錯,也沒有違背李信將軍的軍事方略,終究此次伐楚,主將為李信。
馮劫拱手一禮。
旋即,八萬軍兩分,按照李信將軍先前所言,快速南下攻城掠地,以求將楚軍主力徹底壓制在淮水區域,不得動彈。
……
……
“國尉以為如何?”
咸陽城!
過了仲春,盛夏已然臨近,甚至于關中正午已經些許燥熱起來,諾大的一座咸陽城,仍舊那般繁鬧,甚至于更盛去歲。
然則于恢宏的咸陽王城來說,如舊的那般肅重,如舊的那般莊嚴。
興樂宮廳殿內,秦王政一身玄色常服,束發而冠,雙手背負,立于上首,來回踱步而動,身后的木案上,擺放著一些文書。
都是來至于楚地的,大都是李信呈送來的,此外……還有數封是蒙武與王弟所呈送來的,從那一道道王書而觀,伐楚還是順利的。
但……目下,還是生出些許的分歧。
故而,便是有著今日相召國府、國尉府等要人,前來相商,以為定策。
下首,昌平君熊啟、丞相王綰、廷尉李斯、國尉尉繚子、咸陽令馮去疾……等在列,各自手中傳閱抄錄的文書,并未署名。
意蘊未改。
“大王。”
“老臣之見,伐楚為滅國之戰,李信將軍不到一個月,二十萬大軍南下奔襲,攻城掠地有功,然糧草輜重供給拉的過長。”
“且從這封文書而觀,李信將軍甚至于拋下步兵精銳與強力攻城器械,率領精銳鐵騎直接南下,強壓楚軍主力。”
“兵分分散,算著時間,此刻李信將軍麾下的精銳應該不超過八萬人,而臨近淮水,那里可是有著項燕三十多萬的兵力。”
“縱然只有二十萬精銳,也足以成為相當大的威脅。”
“老臣以為,當行進之勢稍緩,并不沖突李信將軍軍策,且將所占楚地,一一整頓,數月之后,兵力匯合一處,對戰楚軍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