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楚軍三十萬,也是無懼。
至于上將軍所言五六十萬兵力,太過了,根本沒有那個必要。
況且,也如李信所言,二十萬大軍攻滅淮水楚國,南下淮南與江南,再行調兵也不遲。
不曾想,接下來就要調集重兵了。
“哈哈,大王何至于此?”
“玄清以為,楚國有何不能夠輕慢?立國數百年,雖大雖強,卻不能夠如大秦獨強獨霸。”
“此等之國,焉得是大秦對手。”
“滅楚,乃是必勝。”
“至于李信兵敗之事,不過水浪余波罷了。”
周清旁側隨行,聞此,不由笑語,擺擺手……,寬慰王兄之心,滅國乃大謀,乃兩國國力之較量。
現在的楚國已然非秦國對手。
“武真侯以為,果然李信穩打穩扎,先行穩固淮北城池諸地,免去熊啟之亂。”
“而后率兵南下,可否取勝?”
秦王聞聲,亦是輕輕一笑。
不錯,滅楚,乃是必勝。
但……想起身隕的老秦人,便是心中一陣紊亂,暢想言之,果然沒有突襲冒進。
當如何?
“當然可以取勝。”
“少了熊啟之亂,配備護國學宮諸般利器,楚國淮北的城池根本沒有可堅守之地。”
“以楚軍數月加固的汝陰之城,在李信面前兩個時辰不到,便是崩潰,果然同項燕主力一戰。”
“其麾下得四大軍團定然損傷慘重,如此,匯聚左右偏師,南下滅楚,攻滅壽春,有相當大的可能性。”
“卻是現在……楚軍之力超過四十萬,有些小小的麻煩。”
李信先前的兵策并沒有錯誤,王翦的兵策也沒有錯誤。
可項燕一開始的大軍主力,也就三十萬上下,以李信率領的二十萬大軍,足以應對。
可……項燕終究名將,行軍謹慎,秘密調兵十多萬。
“護國學宮的那些利器……,威能上寡人很是滿意。”
“一戰攻楚,也有大功。”
“卻是未有功成,接下來……楚軍之中,是否有相似之物出?若然那般,非寡人所愿。”
聞王弟自信之言,秦王政也覺得似乎可以取勝。
不過……無論如何,一切都過去了。
也許王翦兵策更好更穩,畢竟……接下來大軍匯聚,便是靠近王翦先前的兵策了。
卻是那些護國學宮的利器。
秦王政覺得可惜。
原本是要奇兵而出,打楚國一個措手不及的。
“會有相似之物出。”
“然……楚國沒有那個時間了。”
“文信候當初建立的軍器作坊非楚國可比,李信此次消耗的那些,只消軍器作坊督造兩個月全力運轉,便可重新裝備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