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大王,江南之地、嶺南之地乃至于南海之地,數百年來,一直被稱為百越之地。”
“論起緣由,還要追溯至吳越時期,昔者,越國被吳國所滅后,越國的王族逃散,以北不敢行進,唯有沿著江水南下,便一直到今日。”
“江東以南的區域,是越人匯聚的大部分區域,臨近海域,稱為甌越,輿圖而觀,也為東越,自稱為春秋霸主越王勾踐后裔。”
“再向南的越人,則是匯聚在閩水兩岸,成為閩越,自稱也是越王勾踐的后裔。”
“這兩個部落是最大的。”
“其余零散的越人也是向西、向南,匯入原本的江南蠻夷之中,稱為嶺南百越、南海百越、滇越……。”
“他們漁獵為生,農耕甚少,斷發文身,居無定所,然則,卻頗有些剽悍,加上山林密布,大軍應對有些艱難。”
蒙武挺立身軀,拱手一禮。
隨即,話音緩緩,將江南之地的大致情形說道而出,若言有很強的阻力,不至于。
果然那些人很強,也不至于龜縮于江南。
唯一麻煩所在,就在于江南的地形復雜,山地縱橫,密林遍布,瘴氣彌漫,大軍難以深入。
“那里欲要長治久安,可有何策?”
秦王政頷首,待在咸陽宮的時候,那里也有一些江南的卷宗,故而也了解一些。
雖沒有蒙武所言這般詳略,大致情形還是一樣的。
擊潰那些人容易,占領那些地方容易。
那非自己想要!
大秦需要對那里有長久的掌控才是符合大秦的。
“欲要長治久安,非有焚滅山林,臨水筑城,開墾農田,移其風俗,化入諸夏風華。”
“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那之前,欲要安穩,非有數十萬大軍給予鎮守整個江南。”
蒙武又是一禮,長治久安的法子自然有。
就是太耗費時間了,沒有數代人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只有將江南之地固有的風華徹底抹去。
才能夠增添嶄新的東西。
那個時候,才能稱得上有安穩的機會。
“需要大秦付出很大的代價!”
“以玄清之見,數十萬大軍鎮守只是第一步,還要派遣要人梳攏整個江南的水系,修筑馳道,遷移江南之人匯聚一處處節點。”
“而江南之地廣袤不遜色中原,若要加快長治久安,還需要從諸夏遷移大量的人口,彼此通婚,繁衍生息。”
“數代之后,風華自然就融入其中。”
周清也是感嘆一語。
對于江南的情形,沒有人比自己更加清楚,歲月長河之中,江南之地真正的發展起來,還是那場蠻夷入侵諸夏的禍事。
以至于諸夏之人紛紛南渡江水,到達江南,徹底將江南之地發展起來。
以大秦現在的力量,以秦國現在的力量,想要達到那一步,除非不間斷的投入人力、物力、財力……。
“雖難!”
“寡人必行之。”
念及蒙武與王弟所言,秦王政眉目為之挑動,數十萬大軍、移民、通婚、整修水利……。
任何一件事拿出來都非小事。
可大秦欲要長治久安,必須對江南有徹底的掌控。
“欲要征伐江南,軍中必須要有熟悉江南之地情形的主將。”
“你等可有選擇?”
秦王政從上首起身,雙手背負身后,看來江南的事情比起自己所想的更為復雜,更為艱難。
甚至于絲毫不遜色攻滅楚國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