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接下來還要行進江南之五嶺以北的區域。
真要開鑿那條水渠,諸般民力、物資齊備,怕是要等到明歲了,
“下江南之事,雖不為滅楚那般緊迫與緊要,仍需一位得力之人鎮守,穩定大局。”
“你等可有人選?”
一覽面前不算精細的江南沙盤,三路大軍南下,必然要有一位重份量之人鎮守統轄。
軍中必須有所抉擇。
“大王,上將軍東出以來,歷諸國事,操勞心力甚多。”
“接下來,平定江南并無緊要大戰,蒙武以為大王派遣一位大臣坐鎮壽春便可。”
“上將軍可返回咸陽,蒙武雖不才,統率大軍下江南足以。”
蒙武率先一言。
“大王,老臣雖略有老邁,仍為彎弓騎射。”
“老臣坐鎮于此,更可以統率大軍安穩平定江南。”
“蒙武將軍所言,亦是有理,可以派遣一大臣前來,處理文書政事。”
“老臣可專心軍事便可。”
王翦搖搖頭,并不覺自己應該返回咸陽。
其余在列軍將聞聲,彼此相視一眼,并不多言,以他們的資歷,還無法有那個要求。
“武真侯以為如何?”
秦王政也不好抉擇。
無論是上將軍王翦,還是蒙武,都足以擔任下江南的重擔,或許王翦坐鎮,更為穩妥。
然上將軍鬢發已然灰白,比起前年蒼老甚多。
于心不忍多矣。
“王翦將軍東出滅國有成,戰國亂世百多年來,何有軍將之功如上將軍者?”
“接下來下江南,雖無大的戰事,卻多復雜瑣碎糾纏,果然埋首案上,更是操勞心力。”
“《司馬法》一語: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天下將一,王翦將軍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護國學宮大祭酒的位置等著上將軍。”
周清聞此,頓時啞然。
王兄倒是好手段,將這個問題拋給自己。
但這個問題并不難,略有所思,便是語落。
以王翦的威望和謀略,坐鎮下江南,純屬大材小用。
蒙武一個人足以。
“武真侯!”
王翦想要說些什么,卻……被大王只手擋下。
“武真侯所言不無道理。”
“上將軍功勛昭顯,入護國學宮是更好的抉擇。”
“蒙武將軍統轄江南大軍,以謀兵事。”
“至于大臣……,李斯,你就留在壽春吧。”
王翦想要說什么,秦王政知曉,但王翦待在楚地,的確沒有那個必要。
果然操勞中出現意外,非自己所愿意見到。
蒙武統帥大軍足矣。
至于處理文書政務的大臣,身邊的李斯就足夠了。
眼下的咸陽那里,也沒有太大事情。
“喏!”
李斯自是沒有什么意見,眼下己身為廷尉,廷尉府中,其余人員足以處理要事。
“……”
“……”
隨即,廳殿之內,君臣文武言語不斷,將一樁樁大小事務不斷處理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