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
大一統的國都必須具有的東西,沒有秩序,便是混亂。
混亂,便是春秋烽火以來的數百年外顯。
“公子,三代天子分封諸侯,以為拱衛王室。”
“秦國即將一天下,也會那般嗎?”
“您以前不是說過,分封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弊,其專在上,商君也曾言,君主手握大權,果然英主,則國幸事。”
“果然昏聵無能,其國必亂,與之相比,分封之優,亂不過一隅,失不過一處。”
“秦國東出山東諸國,雖有郡縣設立,并未全部設立。”
云舒歸于馬車之內,在公子身邊找了一個舒適的位置,好奇一語,說來……也的確好奇。
分封!
郡縣!
要說分封好,也不一定。
郡縣好,也不一定。
天地萬物,陰陽兩儀,從來不存在絕對的東西。
“分封諸侯!”
“郡縣而立!”
“這個東西……需要大王自己把控了。”
周清聞此,啞然一笑。
云舒這個問題,自己也不能夠給出答案。
因為……萬事萬物都在隨時而變,若言分封不妥,在原有的歲月長河中,分封存在數千年。
若言郡縣更妙,亦是起起伏伏,不為總體觀策。
平衡!
陰陽!
那才是核心之重。
商君所言的人治、法治亦是陰陽的外顯。
人治更好?
并不見得。
法治更好?
并不見得。
衣衫合不合身,需要慢慢的修改,最終成為適合自己的舒適衣衫。
“還真是復雜!”
云舒很是的搖搖頭,世俗的東西還真是復雜。
“復雜?”
“哈哈哈,治大國若烹小鮮,說是復雜,其實很簡單,只是想要達到那個境界,現在的諸夏還做不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果然諸夏之人盡皆明悟,何有可難!”
祖師微言大義,治國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反而很簡單。
要做的東西都在里面,許多人也都明白。
然而,就是因為明白,才不愿意那般做。
故而就失去了陰陽。
利益!
到手了,想要松開,很難很難。
沒有到手的,想要爭取,也很難很難。
果然盡皆上德,則陰陽大化,天地大同,治大國若烹小鮮。
“所以世人才需要教化啊。”
“奴家突然覺得浮屠之道也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