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隴西地動,便是有不少人作亂。”
“只是,扶蘇以為,可以將那些東胡人從遼西、遼東遷移至燕南地,變其風俗,易其胡語。”
“到底燕趙之地因戰身死的太多太多。”
于異族的看法,扶蘇不覺得王賁將軍所言有誤。
但從遼西遼東那里傳來的消息來看,東胡人不算太多,也就數千人,萬人都不到,更多的東胡人臣服匈奴了。
還有一部分匈奴人前往塞外了。
將微不足道的東胡人剿滅并不難,就是沒有那個必要,從燕地現有的民冊來看,較之戰前減少了三層以上。
急需要大量的人力填充。
“遷移至燕南地?”
“公子是想要效仿南陽一地的百越族群?”
辛勝視線落在輿圖燕南地上。
對于燕地來說,燕南地是最為富饒的地方,當初燕國謀秦,獻上的古圖便是燕南地。
將東胡人挪移至那里,對于東胡人來說,絕對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此舉卻是令辛勝想起南陽郡的百越族群,韓國淪亡之后,百越族群匯聚一處,也有數千人。
貌似生活的不錯。
沒有出什么亂子。
“縱是蠻夷,未必不可教化!”
扶蘇頷首。
一味的殺戮,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案。
尤其是秦國即將一天下,面對山東諸國的殘留之人,無論如何,接下來的數十年,都是一個相當大的磨合期。
渡過去,大秦長治久安。
不然,便是不穩定的因素。
“公子仁德。”
“既這樣,辛勝將軍在燕地停留甚久,對于東胡人也比較了解。”
“王賁以為,此事由辛勝將軍處理,更為妥當。”
遷移東胡人進入燕南地,參照南陽之地的百越之人,不是不可行,公子都出言了,他們也不在多言。
王賁倒是拱手一禮,黝黑的神容上別樣一笑。
“哈哈哈,扶蘇只是監軍,不理會那些事。”
“兩位將軍自行抉擇。”
沒等頓時不樂意的辛勝多言,扶蘇連忙擺擺手,說著,便是轉過身走出廳外。
“公子!”
見狀,二人迎送。
“少將軍,你……莫不真的要和辛勝一爭南下易水?”
目送公子遠去,二人才緩緩歸于廳內,視線再次落在輿圖之上,辛勝嘆息道。
少將軍已經有了滅國之功,再加上先前的楚國之功,實則南下齊國,對于少將軍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
而自己卻需要那個軍功。
“非也。”
“王賁以為,于你我二人來說,南下齊國在下最為合適。”
“辛勝將軍以為,大王為何令公子在燕地為監軍?說來,如果辛勝將軍真的要南下易水,不無不可。”
王賁搖搖頭,直視辛勝,低語而出。
有些事情,只能點到為止。
燕地!
公子明面上的身份只是一位監軍,然則,誰要是真的把公子只是當作監軍。
那就大錯特錯了。
對于公子入辛勝軍中為監軍,王賁實則有些羨慕。
因為那很不一樣。
真的很不一樣。
那是一個機會。
一個外人難以求到的機會,辛勝真的南下易水,王賁覺得自己并不虧。